文章解析

zhōng
shān

朝代:宋作者:释心月浏览量:1
yīng
biāo
qiān
zhàng
wēi
pān
nán
běi
dōng
西
zhuó
é
shuí
zhī
zài
jiān

译文

其英姿风标超凡脱俗,高达一千丈,如峭壁般孤高险峻难以攀登。四面八方的人们徒劳地捶打额头、唉声叹气,谁能知晓其实步步都在其中。

逐句剖析

"英标拔俗一千丈":其英姿风标超凡脱俗,高达一千丈,

"壁立孤危不可攀":如峭壁般孤高险峻难以攀登。

"南北东西徒斫额":四面八方的人们徒劳地捶打额头、唉声叹气,

"谁知步步在其间":谁能知晓其实步步都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中山》是南宋高僧释心月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歌运用“英标拔俗”“壁立孤危”等形象描绘出挺拔险峻的山景,最后以“谁知步步在其间”的禅机收束全篇,展现了佛门诗歌善于借山水之形寄寓佛理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乃南宋临济宗僧人释心月所撰。作者借描绘中山地势之险峻,隐喻参禅时“大道即在眼前”的佛理精髓,承续了佛教文学“以景载禅”的创作要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佛家禅理诗。通过“英标拔俗”“壁立孤危”等意象勾勒出峻峭孤绝的自然景象的描写,体现了僧人诗作中将自然景物与禅宗哲思相融合的创作特色。

2. 写作手法

夸张:“英标拔俗一千丈,壁立孤危不可攀”以夸张手法来塑造孤峰的形象,“一千丈”“不可攀”都是说山峰险峻。对比:“南北东西徒斫额,谁知步步在其间”诗句以徒劳探寻的动作,与蓦然领悟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在看似徒劳的动作与恍然的顿悟之间,构建出反差。

3. 分段赏析

“英标拔俗一千丈,壁立孤危不可攀”此句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中山的高耸入云、超凡脱俗。“英标拔俗”形容中山的英姿风标超凡脱俗,“一千丈”极言其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壁立孤危不可攀”则强调其险峻难攀,“壁立”形象地描绘出山峰如峭壁般直立,“孤危”进一步突出其险峻,“不可攀”则强调其难以接近,展现出中山雄伟壮观的气势,为后文禅理的揭示奠定了基础。“南北东西徒斫额,谁知步步在其间”此句笔锋一转,指出人们往往只看到山的外在险峻,徒然仰望叹息。“南北东西”指代四方之人,“徒斫额”形象地描绘出人们仰望中山时的无奈和叹息。“谁知步步在其间”则笔锋一转,揭示出中山的真谛其实就在身边,“步步在其间”蕴含着深刻的禅理,提醒人们要用心去体会,而非仅凭外在的观察。全诗通过对中山形象的描绘和禅理的揭示,将自然景观与禅理巧妙融合,体现了释心月作为禅师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心月《送寅乙上人归蜀》

下一篇: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