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叶茵浏览量:1
jiǎo
ài
xiāo
chén
zhū
qīng
kuàng
suī
bàng
shuǐ
méi
zhú
yǒu
duì
lóu
rén
shū
gōng
què
zhī
liáo
ěr
ěr
zhàn
liǎng
jiǎo
jìng
西
fēng
jiàn
jìng
wèi
guī
kōng
shuō
zhāng
hàn
kuài

译文

低洼狭窄、喧闹多尘的地方无法居住,即使选择到清静开阔之地,也像暂居草屋般短暂。虽没有临水的梅花与翠竹相伴,却欣喜看到对面楼中有人读书。像麻雀占一根树枝般勉强安身,姑且如此罢了,如蜗牛争夺两角之地,最终又有何意义。秋风渐渐变得强劲,我却还没能回去,空谈张翰思念家乡的鲈鱼脍,却未行动。

逐句剖析

"湫隘嚣尘不可居":低洼狭窄、喧闹多尘的地方无法居住,

# 湫隘嚣尘不可居:自注:《左传》晏子宅语。

"卜诸清旷亦蘧庐":即使选择到清静开阔之地,也像暂居草屋般短暂。

# 卜诸清旷:自注:仲长统语。

"虽无傍水梅依竹":虽没有临水的梅花与翠竹相伴,

"喜有对楼人读书":却欣喜看到对面楼中有人读书。

"工雀一枝聊尔耳":像麻雀占一根树枝般勉强安身,姑且如此罢了,

"战蜗两角竟何如":如蜗牛争夺两角之地,最终又有何意义。

"西风渐劲未归去":秋风渐渐变得强劲,我却还没能回去,

"空说张翰忆脍鱼":空谈张翰思念家乡的鲈鱼脍,却未行动。

# 空说张翰忆脍鱼:自注:张翰,字季鹰。翰作去声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旅邸》是南宋诗人叶茵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围绕旅居生活展开,先写从喧嚣处迁居清旷旅舍的境遇,再借“雀栖一枝”“蜗角之争”的典故感慨安身即可、不必争逐,最后以秋风渐起却未能归乡,空念张翰思乡典故,流露思乡与无奈。语言质朴,借日常与典故抒情,情感真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湫隘嚣尘不可居,卜诸清旷亦蘧庐”,以典故切入,化用《左传》中晏子“湫隘嚣尘”之语,直言狭小喧闹的居所不可久住,即便选择清旷之地,也不过是暂居的草庐(“蘧庐”代指旅舍)。开篇借古喻今,既点明旅居背景,又流露对漂泊生活的厌倦,语言凝练而用典自然。​​颔联“虽无傍水梅依竹,喜有对楼人读书”,​​通过对比手法展开:虽无依山傍水、梅竹环绕的雅致景致,却欣喜于对楼传来读书声。前句以“无”字铺垫清贫之境,后句以“喜”字突转,凸显诗人对文化氛围的珍视更胜于外在风物,朴素语言中见深意。​​颈联“工雀一枝聊尔耳,战蜗两角竟何如”,​​巧用寓言式意象。“工雀一枝”典出《庄子·逍遥游》,以麻雀满足于一根树枝自喻知足常乐;“战蜗两角”则化用《庄子·则阳》中蜗牛角上两国相争的荒诞故事,讥讽世人争名夺利之渺小。两典对仗工整,“聊尔耳”“竟何如”以口语化反问强化不屑,表达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之志。​​尾联​​“西风渐劲未归去,空说张翰忆脍鱼”,借景抒情,以“西风渐劲”暗喻时局萧瑟与羁旅之久,未归之因隐现无奈;“空说张翰忆脍鱼”反用西晋张翰思乡辞官之典,自嘲虽怀乡情却未能效仿其归隐。结句“空说”二字,既流露归隐无果的怅惘,又暗含对现实束缚的清醒认知,余韵苍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茵《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

下一篇:宋·叶茵《自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