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浣离忧":到哪里才能洗去这离愁别绪。
# 浣:洗刷。
"消除许大愁":又该如何消除这般深重的忧愁。
"望长江、":我望着长江水、
"衮衮东流":那滚滚不停向东流去。
# 衮衮:相继不绝貌。一作滚滚。
"一去乡关能几日":离开故乡还没有多少日子,
"才屈指、":屈指一算、
"又中秋":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
"芦叶满汀洲":江中的小洲上落满了芦苇的叶子。
"沙矶小艇收":沙滩边的小艇也都已经收起来了。
# 矶: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大石。
"醉归来、":我喝醉了酒、
"明月江楼":趁着月色回到江边的楼阁。
"欲把情怀输写尽":想要把心中的情怀尽情地抒发倾诉出来,
# 输写:倾吐。
"终不似、":但终究已不再像、
"少年游":年少时那样洒脱自在地游乐了。
宋代词人
刘学箕(?~?),宋代词人。字习之,号种春子,有堂曰“方是闲”,遂又号方是闲居士,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刘子翚之孙、刘坪之子,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其工于词藻,为文高爽闲雅,得其家传。刘淮《方是闲居士小稿序》称其“笔力豪放,诗摩香山之垒,词拍稼轩之肩”。著有《方是闲居士小稿》。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也是一首羁旅思乡词。词中描绘了作者离开故乡后的所见所感,通过望长江东流、叹时光飞逝至中秋,以及描写芦叶满汀洲、沙矶小艇收等景象,展现离乡后的环境与心境。词人醉归江楼,欲抒情怀,却感慨今不如昔,不再有少年时的洒脱。全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青春不再的感慨,以简洁意境之语,传递出深沉情感与对岁月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上阕:“何处浣离忧。消除许大愁。望长江、衮衮东流”,开篇词人便抛出内心的疑问,询问哪里才能洗去自己的离愁别绪,消除这如此深重的忧愁。紧接着目光投向滚滚东流的长江,长江水的奔腾不息,既暗示着词人内心愁绪的绵延不绝,也引发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江水东流不可逆转,如同他心中的愁绪难以消解。“一去乡关能几日,才屈指、又中秋”,这几句写时间的流逝,词人离开家乡还没过去多少日子,屈指一算,却发现又到了中秋佳节。“才”和“又”两个字,强调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在异乡的日子里,节日的到来更增添了他的思乡之情。中秋本是团圆的节日,而此时词人却漂泊在外,与家乡的亲人和朋友相隔甚远,这种对比更凸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离忧。下阕:“芦叶满汀洲。沙矶小艇收”,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汀洲上布满了芦叶,沙滩边的小艇也都收起来了。这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画面,芦叶的衰败和小艇的收起,营造出一种萧瑟、冷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这两句写景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醉归来、明月江楼”,写词人在借酒浇愁之后,趁着月色回到江边的楼阁。“醉”字表明词人试图通过饮酒来排遣心中的忧愁,然而“借酒消愁愁更愁”,他的愁绪并没有真正得到消解。明月的清辉洒在江楼上,给人一种清冷、寂静的感觉,也映衬出词人此时孤独的心境。“欲把情怀输写尽,终不似、少年游”,词人想要将自己内心的情怀尽情地抒发出来,但是却发现再也无法像少年时那样洒脱、畅快地表达。少年时的他或许无忧无虑,有着无限的豪情壮志和青春活力,而如今历经世事沧桑,心中的愁绪和感慨变得更加深沉、复杂,已经难以用言语来完全表达。这几句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忧愁的无奈和惆怅。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借离别与归乡的场景描绘,抒发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喟叹。词人感慨岁月不可追,青春已逝,再难重拾年少时的自在心境。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将深沉的情感与对岁月的思索娓娓道来,使读者深切体会离别归乡的复杂心绪,引发情感共鸣。
下一篇:宋·刘学箕《渔家傲·白湖观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