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开花却是迟":每到雪天,红梅总是后百花开真是迟,
"何如独占上春时":为什么要独占早春的好时光而不违时?
# 何如独占上春时:反诘梅格。秦韬玉《牡丹》:“独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上春:农历正月。
"也知造物含深意":我也懂得大自然的创造者所怀的深意,
# 造物:古人以为天造万物,故称天为“造物”。
"故与施朱发妙姿":特地给红梅涂上红色,显露国色天姿。
# 施朱:涂以红色。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犹言涂脂抹粉。
"细雨裛残千颗泪":细雨打湿的是残剩枝上谢落的红花瓣,
# 千颗泪:极喻众多谢落的梅花瓣。,残:剩余。,裛:雨水涅润。,细雨:小雨。
"轻寒瘦损一分肌":轻寒枯损的则是红梅树上小小的干枝。
# 肌:肌体。这里指红梅的枝干。,瘦损:枯瘦,枯损。
"不应便杂妖桃杏":不须去适应、此杂于艳丽桃花杏蕊里,
# 妖:形容茂盛艳丽。,杂:杂厕,混杂。
"数点微酸已著枝":小量的雨水,已把梅树湿润出了新枝。
# 著枝:发出新枝。,微酸:微雨。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红梅在“造物”“细雨”“轻寒”助力下,迟于百花后开却能“独占上春”的景象,体现了红梅独特的风姿,借对红梅的描写,表达诗人自身不随波逐流、独特不凡的精神气质。
2. 写作手法
拟人:“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拟人化手法,将红梅拟人化,写其“泪”和“肌”,使梅具有人的情感与形态。比喻:“数点微酸已著枝”,用“数点微酸”比喻红梅的果实,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红梅结子的情景。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通过红梅的形象,表达作者不与众芳争艳,独自于寒冷中绽放的高洁志向。象征:红梅在雪霜中开放,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清高的品格。借物抒情:全诗通过描绘红梅的形象,抒发作者对红梅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描写:细致描写红梅在细雨轻寒中的姿态和神韵,使红梅的形象栩栩如生。起兴:诗歌开篇“雪里开花却是迟”一句,以红梅开花之迟起兴,引出下文的描写与议论。卒章显志:结尾“不应便杂妖桃杏,数点微酸已著枝”两句,表达作者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上一篇:宋·方蒙仲《青梅如豆》
下一篇:宋·释慧空《听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