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瘦":桃花已显得消瘦。
"寒食清明前后":正是寒食节和清明节前后的时候。
"新燕子":新来的燕子,
"禁得余寒":禁受着残留的春寒,
"风雨把人苦僝僽":风雨苦苦地折磨着人。
"梅粒今如豆":梅树的果实如今已长得像豆粒一般大小。
"减却春光多少":不知道减少了多少春光啊。
"空自有":徒然地只有,
"满树山茶":满树的山茶花,
"似语如愁卧晴昼":好像在诉说着忧愁,在晴朗的白昼里似卧似立。
"幽人展襟袖":隐士展开衣襟。
"惜莺花未老":心中惋惜着黄莺和鲜花还未衰老,
"江山如旧":大好江山也依旧如往昔一般。
"杜鹃声里同携手":在杜鹃鸟的啼叫声中,一同携手漫步。
"叹陌上芳草":感叹着田间小路上的芳草,
"堤边垂柳":河堤边的垂柳。
"一春十病九因酒":整个春天里,十次生病,九次都是因为饮酒。
"愁来独搔首":忧愁袭来,独自抓挠着头。
"豆蔻":豆蔻花。
"枝头小":在枝头还显得小巧。
"应可惜年华":真应该可惜这大好年华,
"孤负时候":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
"九十韶光那得久":春天的九十天时光,哪能长久呢。
"问芍药觅醉":向芍药花寻求一醉,
"牡丹索笑":对着牡丹花逗引欢笑。
"三万六千":一年三万六千日,
"能几度":这样的时光又能有几次呢,
"君知否":你可知道吗。
1. 分段赏析
“桃花瘦。寒食清明前后”两句点明时节与景象。“桃花瘦”以一个“瘦”字赋予桃花以人的形态,生动地写出了桃花在寒食清明前后开始凋零、不复娇艳的模样,为全词奠定了春日将逝的基调,也暗含时光流逝之感。“新燕子,禁得馀寒,风雨把人苦僝僽”三句描绘春日气候与人物感受。“新燕子”点明春天新生的意象,燕子尚要禁受残留的春寒,侧面写出此时天气的不稳定;“风雨把人苦僝僽”,“僝僽”意为烦恼、折磨,风雨给人带来诸多苦恼,将风雨拟人化,生动地表现出风雨连绵中人物的烦闷心情。“梅粒今如豆。减却春光多少”两句写梅树变化与春光流逝。“梅粒今如豆”描写梅子此时已长得如豆粒般大小,形象地展现出春天时序的推进;“减却春光多少”以反问语气,直接抒发对春光逐渐消逝的惋惜与感慨,将春光的流逝具象化,引人共鸣。“空自有,满树山茶,似语如愁卧晴昼”三句写山茶之态。“空自有”表明虽然有满树山茶,但也难以挽留春光,暗含无奈之意;“似语如愁卧晴昼”将山茶拟人化,说它好像在晴日白昼里含愁低语,生动地描绘出山茶在晴日下的形态,赋予其情感,增添了画面的忧郁氛围。“幽人展襟袖。惜莺花未老,江山如旧”三句写幽人情怀。“幽人展襟袖”描绘出隐士舒展衣襟的洒脱姿态;“惜莺花未老,江山如旧”则点明幽人内心对莺花尚在、江山依旧的珍惜之情,既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又暗含对时光易逝的担忧,害怕这美好的一切不再。“杜鹃声里同携手。叹陌上芳草,堤边垂柳”三句写与友人同游之景与感慨。“杜鹃声里同携手”点明与友人在杜鹃啼鸣中一同游玩的情景,杜鹃啼声常带凄切之感,为场景增添了一丝愁绪;“叹陌上芳草,堤边垂柳”,面对陌上芳草萋萋、堤边垂柳依依的美景,却发出感叹,暗含对春光易逝的惆怅,美景虽在,却难长久。“一春十病九因酒。愁来独搔首”两句写自身状态与愁绪。“一春十病九因酒”直白地写出自己一整个春天大多因病卧床,而病因多是饮酒,展现出一种颓唐的生活状态;“愁来独搔首”则以“搔首”这一动作细节,生动地表现出忧愁袭来时,独自一人不知如何排解的苦闷与无奈。“豆蔻。枝头小。应可惜年华,孤负时候”四句借豆蔻写年华。“豆蔻。枝头小”描绘出豆蔻花在枝头尚小的形态,豆蔻常象征青春年少;“应可惜年华,孤负时候”直接抒发对年华虚度、辜负大好时光的惋惜之情,将对豆蔻的描写与对时光的感慨自然衔接,情感真挚。“九十韶光那得久。问芍药觅醉,牡丹索笑”三句写对春光短暂的感慨与行为。“九十韶光那得久”以反问强调春天时光短暂,转瞬即逝;“问芍药觅醉,牡丹索笑”,诗人向芍药寻求一醉,向牡丹索求欢笑,试图在芍药、牡丹中排遣对春光易逝的愁绪,以花寄托情感,增添了诗意与浪漫。“三万六千,能几度,君知否”三句以夸张与反问收束全词。“三万六千”指一年约三万六千日,以夸张的数字强调人生时光有限;“能几度,君知否”以反问语气,引发读者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深化了全词对时光易逝、珍惜年华的主题,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葛长庚《瑞鹤仙·残蟾明远照》
下一篇:宋·葛长庚《桂枝香·楼前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