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蓬莱馆":一旦离别了蓬莱仙馆。
"看桑田成海":眼看着桑田变成大海,
"又见松枯石烂":又见到松树枯萎、石头腐烂。
"目断虚皇无极处":望断了虚皇天帝所在的无尽之处,
"安得殿头宣唤":怎能得到宫殿前的宣召呼唤。
"指归路、":指点回归的路途、
"钧天早晚":不知何时能回到钧天仙境。
"此去罡风三万里":从这里去要穿越三万里的罡风,
"但九霞、":只见那九色云霞、
"渺渺青云远":渺渺青云一片遥远。
"望不极":望不到尽头,
"空泪眼":徒然流下眼泪。
"瑶池昔会群仙宴":从前在瑶池曾参与众仙的宴会。
"此秋来、":如今秋天到来、
"荻花枫叶":荻花、枫叶,
"令人凄惋":让人感到凄楚悲惋。
"满面朱尘那忍见":满脸的红尘俗世模样实在不忍看见,
"酒病花愁何限":因酒而生的病痛、为花而起的愁绪无穷无尽。
"知几度、":不知经历过多少回、
"春莺秋雁":春莺啼鸣、秋雁南飞。
"从此飞神腾碧落":从今后要让精神飞升,腾跃于青天之上,
"向清都、":到清都仙境、
"来往应无间":来来往往应当没有阻碍。
"丹渐熟":丹药渐渐炼制成熟,
"骨将换":凡骨将要换成仙骨。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一别蓬莱馆”,以“蓬莱馆”这一仙境意象起笔,点出与仙境的离别,奠定了全词追怀与怅惘的基调。“看桑田成海,又见松枯石烂”,用“桑田变海”“松枯石烂”的典故,写时间流逝之漫长,既呼应了仙境的存在,又反衬出离别后的岁月变迁,暗含对仙境的眷恋。“目断虚皇无极处,安得殿头宣唤”,“虚皇”指仙界的帝王,“目断”“安得”等词,写出主人公极目远眺仙境却不可得、渴望被召回却不得回应的失落与期盼,将对仙境的思念化为具体的期盼动作。“指归路、钧天早晚”,“钧天”是神话中天上的音乐,也代指仙境,主人公指向归途,猜测重返仙境的早晚,进一步强化了回归的渴望。“此去罡风三万里,但九霞、渺渺青云远”,“罡风”是高空的强风,“九霞”“青云”是仙境的景象,用“三万里”的距离和“渺渺”的朦胧感,写出与仙境相隔的遥远,突出了回归之路的艰难。“望不极,空泪眼”,以“望不极”的视觉和“空泪眼”的情态,收束上片,将因距离遥远而不得见的悲戚之情推向极致。下片“瑶池昔会群仙宴”,转入回忆,“瑶池”“群仙宴”再现了昔日在仙境与群仙相聚的欢乐场景,与上片的离别形成对比,暗含对往昔美好的怀念。“此秋来、荻花枫叶,令人凄惋”,由回忆转入当下,秋日的“荻花”“枫叶”本是凄美的景物,此处却触发了“凄惋”之情,借景抒情,强化了离别后的伤感。“满面朱尘那忍见,酒病花愁何限”,“朱尘”指人间的尘俗,与仙境的洁净形成对比,“那忍见”写出对尘俗的厌弃;“酒病花愁”则刻画了在人间因愁苦而借酒消愁、为花伤情的状态,“何限”二字点明愁苦之深广。“知几度、春莺秋雁”,以“春莺秋雁”的更迭暗示时光流逝,“几度”写出在人间度过的漫长岁月,进一步烘托出对仙境的思念。“从此飞神腾碧落,向清都、来往应无间”,“碧落”“清都”均指仙境,此句转向对未来的期许,希望精神能飞升到仙境,自由来往,表达了对回归仙境的强烈渴望。“丹渐熟,骨将换”,“丹”指道家的丹药,“丹渐熟”“骨将换”暗示通过修炼即将脱胎换骨,获得重返仙境的能力,为全词带来一丝希望,收束了此前的愁苦与思念,展现出对超脱尘世、回归仙境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