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qīng
xián

朝代:宋作者:葛长庚浏览量:1
qīng
xián
shì
guà
xīn
tóu
bāo
jīn
zhǐ
ǎo
dān
piáo
zhī
xiāo
yáo
zhǐ
suí
shēn
fēng
yuè
biàn
便
zuò
jiā
shòu
yòng
wài
qiú
dǎo
zhǐ
liǎng
sān
zǎi
xíng
guò
bǎi
lái
zhōu
bǎi
lái
zhōu
yún
miǎo
miǎo
shuǐ
yōu
yōu
shuǐ
liú
yún
sàn
jīn
liǎo
huā
qiū
rèn
fēi
zǒu
zhī
hán
shǔ
wàn
shì
zǒng
xiū
xiū
wèn
jīn
dān
jué
shí
kuà
niú

译文

一个清闲的人,没有事情挂在心上。头戴包巾、身穿纸袄,一只瓢、一顶笠帽,独自逍遥自在。只把身边的清风明月,当作自己的享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扳着手指一算两三年,走过一百多个州。一百多个州,云彩遥远,江水悠长。江水流动、云彩飘散,到如今经历了几次蓼花盛开的秋天。任凭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盈亏变化,我也不知道寒冷与炎热,所有事情都作罢。问我修炼金丹的秘诀,石头雕刻的女子骑着泥做的牛。

逐句剖析

"一个清闲客":一个清闲的人,

"无事挂心头":没有事情挂在心上。

"包巾纸袄":头戴包巾、身穿纸袄,

"单瓢只笠自逍遥":一只瓢、一顶笠帽,独自逍遥自在。

"只把随身风月":只把身边的清风明月,

"便做自家受用":当作自己的享受,

"此外复何求":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

"倒指两三载":扳着手指一算两三年,

"行过百来州":走过一百多个州。

"百来州":一百多个州,

"云渺渺":云彩遥远,

"水悠悠":江水悠长。

"水流云散":江水流动、云彩飘散,

"于今几度蓼花秋":到如今经历了几次蓼花盛开的秋天。

"一任乌飞兔走":任凭太阳东升西落、月亮盈亏变化,

"我亦不知寒暑":我也不知道寒冷与炎热,

"万事总休休":所有事情都作罢。

"问我金丹诀":问我修炼金丹的秘诀,

"石女跨泥牛":石头雕刻的女子骑着泥做的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一个清闲客》是南宋葛长庚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清闲自在的人,身着简朴衣物,以风月为乐,无牵无挂,几年间行过百来州,展现出洒脱的生活状态;下片写走过的地方云淡水流,感叹岁月流逝,任凭时光流转,不问寒暑世事,以“石女跨泥牛”幽默回应金丹之问,凸显超脱心境。全词用白描手法,语言自然明快,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富有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一个清闲客,无事挂心头”,开篇便点明身份与心境:自己是个清闲之人,没有任何事情牵挂在心头。“清闲客”三个字直接定位,“无事挂心头”则道出内心的澄澈空明,为全词奠定轻松洒脱的基调。“包巾纸袄,单瓢只笠自逍遥”,描绘自身的装束与状态:头戴包巾,身穿纸袄,带着一只瓢、一顶笠帽,独自逍遥自在。“包巾纸袄”“单瓢只笠”写出生活的简朴,而“自逍遥”则凸显精神的自由,简朴的物质与丰盈的精神形成对比,更显其心境的超脱。“只把随身风月,便做自家受用,此外复何求”,进一步抒发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只需把身边的清风明月当作自己的享受,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随身风月”看似简单,却包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与精神的寄托,“此外复何求”的反问,强化了对这种清闲生活的知足。“倒指两三载,行过百来州”,回顾过往的经历:扳着手指一算,两三年间,已经走过了一百多个州。“两三载”“百来州”的对比,既写出时间的短暂与行程的遥远,又展现出无拘无束、浪迹天涯的生活状态,让隐士形象更显生动。下片“百来州,云渺渺,水悠悠”,承接上片的“百来州”,描绘走过的地方的景致:那些州郡之上,云彩渺远,江水悠悠。“云渺渺”“水悠悠”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开阔悠远的意境,既写自然之景,又暗合心境的悠然。“水流云散,于今几度蓼花秋”,由景及情,感叹岁月流逝:江水流动,云彩飘散,到如今已经经历了多少次蓼花盛开的秋天。“水流云散”既是眼前景,又象征着世事的变迁,“几度蓼花秋”则以具体的景物标志时间的流转,带着淡淡的时光易逝之感,却毫无悲戚。“一任乌飞兔走,我亦不知寒暑,万事总休休”,抒发对时光与世事的态度:任凭日月交替、时光流逝,我也不知道寒冷与炎热,所有的事情都作罢不管。“乌飞兔走”是对时光飞逝的表述,而“一任”“不知”“休休”则展现出全然的放任与超脱,不为外物所扰,尽显内心的平静。“问我金丹诀,石女跨泥牛”,以幽默的口吻作结:有人问我修炼金丹的秘诀,我便以“石女跨泥牛”作答。“石女”“泥牛”都是不可能存在或行动的事物,这个回答既巧妙避开了虚妄的追问,又带着几分戏谑,进一步凸显其不涉虚妄、只重当下的生活态度,让全词的洒脱感更添几分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葛长庚《好事近·何事雁来迟》

下一篇:宋·葛长庚《贺新郎·别鹤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