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如飞雪":闲来的忧愁像飞雪一样,
# 闲愁:闲暇的忧愁。
"入酒即消融":落入酒杯中就自然消融。
"好花如故人":美丽的花朵像故人一样,
# 故人:老朋友。
"一笑杯自空":一阵欢笑酒杯就自然而空。
"流莺有情亦念我":畹啭的黄莺似乎有情地眷恋我,
#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柳边尽日啼春风":从早到晚鸣叫在柳树边的春风中。
# 春:须溪本卷四作东。
"长安不到十四载":居住长安还不到十四年,
# 长安不到十四载:陆游自隆兴元年(1163年)三十九岁时被免去枢密院编修官离开临安,到写此诗时(淳熙三年,即1176年),已历十四年。长安,代指南宋都城临安。
"酒徒往往成衰翁":嗜酒者常常变成了老翁。
# 衰翁:衰弱的老者。,往往:常常。,酒徒:嗜酒者。
"九环宝带光照地":纵然有权贵的宝带光芒照大地,
# 光照地:兼用唐敬宗时臣下进贡夜明犀,制为宝带,“光照百步”的典故。,九环宝带:古时帝王和官僚穿常服时用的腰带,这里指佩带此种“宝带”的权贵。《北史·李德林传》说隋文帝以李德林、于翼、高颎等修律令有功,赐他们九环带,《唐书·舆服志》则记载不但隋代贵臣多用九环带,连唐太宗也用过。
"不如留君双颊红":还不如惋留您痛饮个双颊绯红。
# 双颊红:饮酒至醉,双脸发红。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诗人宴饮时的情景,借“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表达借酒消愁的心境,以“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及“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营造出宴饮中的欢快氛围,又通过“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体现时光流逝,抒发了诗人对岁月变迁的感怀以及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把“闲愁”比作“飞雪”,形象地描绘出愁绪如同飞雪遇酒般迅速消散,生动展现诗人借酒摆脱愁绪的心理。拟人:“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赋予流莺人的情感“有情”“念我”,仿佛流莺因顾念诗人而在柳边整日啼叫,让春日之景更具情感温度,增添了宴饮氛围的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对酒》开篇四句“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运用比喻,将闲愁比作飞雪,形象地写出诗人试图借酒消愁,让愁绪如飞雪入酒般消散,奠定了复杂的情感基调。“好花如故人,一笑杯自空”,以拟人手法,把好花当作故人,生动展现宴饮时见到美好事物的愉悦,友人相聚、赏花共饮的欢快场景跃然纸上。中间四句“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再次拟人,赋予流莺有情且念“我”的特质,描绘出流莺在柳边整日啼叫的春日景象,渲染出宴饮时欢快、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四句为第三层。“长安不到十四载,酒徒往往成衰翁”,由宴饮之乐转入感慨,道出时光飞逝,自己远离都城多年,昔日酒友大多衰老,饱含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九环宝带光照地,不如留君双颊红”,进一步表明诗人态度,认为荣华富贵比不上饮酒带来的快意,凸显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整首诗先描绘宴饮欢乐,后抒发时光之叹,情感层次丰富。
4. 作品点评
《对酒》展现出陆游诗作的别样风采。此诗语言明快自然,巧用比喻、拟人手法,将闲愁比作飞雪,赋予流莺以情感,生动地描绘宴饮场景与心境变化,使情感表达真挚且富有感染力。诗中先写宴饮之欢,后转时光之叹,情感层次丰富,借宴饮抒发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反映出陆游复杂的内心世界。
# “始终极颂酒德,亦是放翁寄托之词”,“起有奇气”,是有见地之言。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
上一篇:宋·王禹偁《甘菊冷淘》
下一篇:宋·曾宋珍《云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