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lóu
qíng
wàng

朝代:宋作者:鲁交浏览量:3
jiāng
gān
shōu
rǎn
xīn
chóu
yuǎn
shuǐ
qiān
yáng
hóng
bàn
lóu
hán
wǎn
shān
cuì
hǎi
mén
qiū
gèng
dài
niú
jīn
yuè
yuán
hóng
fàn
zhōu

译文

江边一场雨刚刚停歇,雨后初晴的天色染上了新的愁绪。远处的水面一片碧绿,延伸到千里之外,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江楼。傍晚时分,渔浦边传来阵阵寒笛声,海门的山色在秋天显得格外葱翠。更期待着牛津江上的明月升起,像袁宏那样泛舟江上。

逐句剖析

"江干一雨收":江边一场雨刚刚停歇,

# 收:停止。,江干:江边。

"霁色染新愁":雨后初晴的天色染上了新的愁绪。

# 霁色:雨后天晴的景色。

"远水碧千里":远处的水面一片碧绿,延伸到千里之外,

"夕阳红半楼":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江楼。

"笛寒渔浦晚":傍晚时分,渔浦边传来阵阵寒笛声,

"山翠海门秋":海门的山色在秋天显得格外葱翠。

# 海门:入海的江门。

"更待牛津月":更期待着牛津江上的明月升起,

# 牛津月:牛渚矶的月夜。

"袁宏欲泛舟":像袁宏那样泛舟江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楼晴望》是宋代鲁交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首联写江干雨停,霁色却染上新愁。颔联描绘远景,远水碧绿千里,夕阳红染半楼。颈联从听觉和视觉进一步描写傍晚景色,渔浦笛声含寒,海门山色显秋。尾联表达期待牛津月升,如袁宏般泛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江景产生的愁绪,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江干一雨收,霁色染新愁”,点明雨后初晴的背景,一场雨在江边停歇,雨后的晴光本应让人愉悦,诗人却言“染新愁”,将晴景与愁绪相连,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给人一种莫名的惆怅之感。这种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使愁绪更为深沉。颔联“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从视觉角度描绘出一幅壮阔而又唯美的画面。远处的江水碧绿,绵延千里,夕阳的余晖洒在江楼上,染红了半边楼。“远水碧千里”展现出江水的浩渺无垠,“夕阳红半楼”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夕阳余晖下江楼的独特景致,色彩对比鲜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愁绪。颈联“笛寒渔浦晚,山翠海门秋”,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丰富画面。傍晚时分,从渔浦传来阵阵笛声,带着寒意,更添几分凄凉;远处海门方向,山色翠绿,点明已至秋季。“笛寒”“山翠”“秋”等词强化了氛围的清冷,表现出诗人在这江楼晴望中感受到的孤寂与落寞。尾联“更待牛津月,袁宏欲泛舟”,运用袁宏月夜泛舟的典故。诗人表示更期待如袁宏那样,在牛津月升之时泛舟江上。这里既表达出诗人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在现实愁绪中试图寻求解脱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回《别后》

下一篇:宋·陈与义《拒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