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武艺论勋庸":较量武艺考量功绩,
# 勋庸:亦作“勋庸”。功勋。《后汉书·荀彧传》:“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旧唐书·李嗣业传》:“总骁果之众,亲当矢石,频立勋庸。”明姚茂良《精忠记·伏阙》:“似此勋庸,乞加封赠,满门荣宠。”清 《书影》卷七:“副元帅梁王勋庸冠世,请凌烟阁侧别创一阁,以表殊勋。”
"曾发将军箭落鸿":曾经有将军的箭射落了大雁。
"握内从夸弯似月":手中曾夸耀弓弯曲如月,
"眼前还怕撇来风":眼前却害怕它突然被撇开时的风。
"只知击起穿雕镞":只知道它能击起穿透雕的箭头,
# 镞:箭头。
"不解容和射鹄功":却不懂得包容调和射鹄的功用。
# 不解: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汉枚乘《七发》:“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明李贽《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桃园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
"得病自从杯里后":自从饮酒患病之后,
# 得病:患病,生病。《太平广记》卷一六一引《灵鬼志》:“晋南郡议曹掾姓欧,得病经年,骨消肉尽,巫医备至,无复方计。”权宽浮《牧场雪莲花》:“反正咱不能眼看着老乡的孩子得病不管。”
"至今形状怕相逢":至今看到它的形状都害怕相逢。
# 相逢:彼此遇见;会见。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唐韩愈《答张彻》诗:“及去事戎辔,相逢宴军伶。”宋王易简《水龙吟》词:“看明璫素袜,相逢憔悴,当应被,薰风误。”清徐士銮《宋艳·奇异》:“举世无知音,今夕相逢,岂天假真缘耶。”
唐代诗人
章孝标(?~?),唐代诗人。字道正,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元和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长庆中归杭,投谒白居易。大和中,为山南西道节度府从事,试大理评事。章孝标才思敏捷,与李绅、杨巨源、朱庆馀等人交往唱和。其诗风明快畅达,尤擅七言近体,其中“长安夜夜家家月,几处笙歌几处愁”为名句,广受称赞。主要作品有《归燕诗》《赠茅山高拾遗蔓》。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借物喻人诗。通过对将军不同阶段状态的刻画,营造出一种今昔落差的氛围,表达了对将军境遇变化的感慨,借将军的经历体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无情,饱含着无限伤感。
2. 分段赏析
首联:“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开篇点明弓在较量武艺、评定功勋中的重要性,以将军凭借弓射中飞鸿为例,突出弓在军事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为全诗奠定对弓的肯定基调。颔联:“握内从夸弯似月,眼前还怕撇来风。”前句夸赞握在手中的弓弯曲似月,外观优美;后句则描述使用弓时的担忧,即害怕突然刮来的风影响射击,从外观与使用场景两方面对弓进行刻画,展现其特性。颈联:“只知击起穿雕镞,不解容和射鹄功。”指出弓擅长以强大力量射出箭矢穿透飞雕,但在一些需要平和精准技巧的射鹄场景中可能表现不佳,说明弓的功能存在一定局限性,也蕴含着事物各有所长的哲理。尾联:“得病自从杯里后,至今形状怕相逢。”以拟人化手法,说弓自从经历某种类似“得病”的情况后,如今看到其形状都害怕相逢,营造出一种沧桑感,隐喻经历变故后的心境或对过往的复杂情感。
上一篇:唐·郑谷《山鸟》
下一篇:唐·柴宿《瑜不掩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