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ě
pèi
huán
·
·
xún
méi
jiàn

朝代:宋作者:彭元逊浏览量:1
jiāng
kōng
hèn
ruò
líng
luò
shù
yuǎn
dào
huāng
hán
wǎn
miǎn
liú
nián
wàng
wàng
měi
rén
chí
fēng
yān
xuě
yīn
qíng
wǎn
gèng
chūn
fēng
qiān
shù
jìn
chéng
luò
xiāo
xiāo
jiāng
shēng
liú
yàn
shān
shēn
wén
kǒng
nián
liú
luò
tóng
shì
kuò
xīn
wéi
jiāo
dàn
méi
láo
màn
cǎo
zhān
duō
tīng
zhōu
yǎo
tiǎo
xǐng
mèi
pèi
chén
yǒu
bái
ōu
dàn
yuè
wēi
xiāo
yáo
róng

译文

江天空阔,看不见梅花清影,又恨蘼芜杜若般的芳草,也在不断枯萎凋零。我不惜路远天冷,苦苦追寻她美好柔婉的芳容,可是在不断的渴望之中,她却已如美人渐渐衰老,不再是美艳姣容。经过多少风烟雨雪,经过多少昏暮阴晴,却无法找到梅花的倩影,更不要说千树盛开的红梅沐浴着春风。更不要说千树盛开的红梅沐浴着春风。整个孤城中只见落叶萧疏,只听见江水奔流之声日夜不停歇。暮色中听到深山中传出笛声,是人们怕梅花零落,把她谱进乐曲传唱抒情。我想与梅花见面却又不能,交情太淡太轻,再殷勤也枉费徒劳徒自让蔓草的浓露沾湿我的衣襟。美丽的梅花或在江边小洲睡醒,遗下的环佩飘浮在水滨。汀上的白鸥,天边的淡月,连同江中的微波都在劝我,姑且自在逍遥,不必劳神伤心。

逐句剖析

"江空不渡":江天空阔,看不见梅花清影,

"恨蘼芜杜若":又恨蘼芜杜若般的芳草,

# 蘼芜杜若:皆香草名。蘼芜,其叶可做香料。杜若,又叫山姜、杜蘅,叶针形,味辛香。

"零落无数":也在不断枯萎凋零。

"远道荒寒":我不惜路远天冷,

"婉娩流年":苦苦追寻她美好柔婉的芳容,

# 婉娩:形容性情柔和温存。天气温和。此指青春年华悄悄逝去。

"望望美人迟暮":可是在不断的渴望之中,她却已如美人渐渐衰老,不再是美艳姣容。

# 美人迟暮:《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风烟雨雪阴睛晚":经过多少风烟雨雪,经过多少昏暮阴晴,却无法找到梅花的倩影,

"更何须":更不要说千树盛开的红梅沐浴着春风。

"春风千树":更不要说千树盛开的红梅沐浴着春风。

"尽孤城、":整个孤城中

"落木萧萧":只见落叶萧疏,

"日夜江声流去":只听见江水奔流之声日夜不停歇。

"日晏山深闻笛":暮色中听到深山中传出笛声,

# 笛:指《梅花落》笛曲。,日晏:天色已晚。

"恐他年流落":是人们怕梅花零落,

"与子同赋":把她谱进乐曲传唱抒情。

# 与子同赋:指与梅花同命运。

"事阔心违":我想与梅花见面却又不能,

# 阔:疏阔,久违。

"交淡媒劳":交情太淡太轻,再殷勤也枉费徒劳

# 媒劳:招致劳碌困顿。有别人的引见也是徒劳。《楚辞·九歌·湘君》:“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蔓草沾衣多露":徒自让蔓草的浓露沾湿我的衣襟。

# 蔓草:杂草。

"汀洲窈窕余醒寐":美丽的梅花或在江边小洲睡醒,

# 汀洲:水中的小洲。

"遗珮浮沉澧浦":遗下的环佩飘浮在水滨。

# 澧浦:澧水滨,澧水在湖南西北。《楚辞·九歌·湘君》:“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沉:一作:“沈”

"有白鸥淡月":汀上的白鸥,天边的淡月,

"微波寄语":连同江中的微波都在劝我,

"逍遥容与":姑且自在逍遥,不必劳神伤心。

# 逍遥容与:逍遥自在的样子。《楚辞·九歌·湘君》:“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解佩环·寻梅不见》是南宋词人彭元逊的作品。这首词以“寻梅”为题,表面上描写寻觅梅花而不得的怅惘,实则通过这种寻觅过程,含蓄传达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追慕与礼赞。全篇未直接刻画梅影,却借物抒怀,在空灵婉转的意境中寄托了词人对坚贞气节的倾心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末元初词人

彭元逊(?~?),宋末元初词人。字明叔,号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景定二年,中解试。彭元逊与刘辰翁有唱和。他善诗词,诗多写田园隐居生活,词多警句,语言爽朗而旨意深远。词作有《解珮环·寻梅不见》《六丑·杨花》《汉宫春·元夕》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此句以“江空”开篇,勾勒出空阔寂寥的江景,暗含寻梅不遇的怅惘。“蘼芜”“杜若”皆为香草,象征高洁之物,却已“零落无数”,既暗示梅花凋零,又以香草凋敝隐喻美好事物的消逝。一个“恨”字直抒胸臆,将自然景物与内心失落交织,奠定全词哀婉基调。“远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远道荒寒”由空间延展至时间,刻画寻梅之路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婉娩”形容时光温柔却无情,“美人迟暮”化用《离骚》典故,以美人年老喻理想未竟或人生易老,暗含对时光虚度的痛惜。三句层层递进,将物理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深化了寻觅无果的苍凉感。“风烟雨雪阴晴晚,更何须,春风千树。”,连用“风烟雨雪”等意象,浓缩四季变换,强化寻梅过程的漫长与艰辛。“阴晴晚”既指天色渐暗,亦隐喻人生暮年。“何须春风千树”以反问否定繁华愿景,呼应上句“零落无数”,凸显理想破灭后的清醒与绝望,笔力陡转,戛然而止。“尽孤城、落木萧萧,日夜江声流去。”,“孤城”与“落木”构成萧瑟图景,暗喻南宋偏安的颓势;“日夜江声”以流水意象象征时光流逝不可逆。全句以景结情,将个人失落升华为家国飘零的隐痛,意境苍茫,余韵悠长。“日晏山深闻笛,恐他年流落,与子同赋。”,“日晏”呼应前文“婉娩流年”,强化时间流逝的焦灼。“笛”指《梅花落》曲,借乐声写梅魂,暗含对美好消逝的哀悼。“与子同赋”化用《九歌》典故,将梅花拟人化,表达与理想同命相惜的悲怆,情感愈发沉郁。“事阔心违,交淡媒劳,蔓草沾衣多露。”,“事阔心违”直言理想与现实的背离,“交淡媒劳”反用《湘君》诗意,自嘲殷勤徒劳。“蔓草沾衣”以藤蔓缠绕喻世俗牵绊,露水沾湿衣襟则暗示追求过程中的困顿与屈辱,语言冷峭,批判锋芒隐现。“汀洲窈窕余醒寐,遗佩浮沈澧浦。”,“汀洲”“澧浦”皆用《湘君》典故,以美人遗佩喻梅花飘零,虚实相生。“窈窕”与“浮沉”形成姿态与命运的对比,既写梅花姿态优雅,又暗叹其身世飘摇,意象凄美而哀婉。“有白鸥、淡月微波,逍遥容与。”,末句以白鸥、淡月、微波等恬淡意象收束,寄托超脱尘俗的愿望。“逍遥容与”呼应《湘君》“时不可兮骤得”的旷达,表面写景,实则以自然永恒反衬人世无常,在落寞中透出孤高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彭元逊《生查子·痴多故恼人》

下一篇:宋·彭元逊《徵招(和焕甫秋声。君有远游之兴,为首行路难以感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