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翚飞栋宇据城端":彩绘飞檐的楼阁矗立在城墙尽头,
# 城端:城头或城中高处。
"车马尘中得异观":车马喧嚣的尘世里别开生面。
"双眼莫供淮地阔":莫让双眼徒然饱览淮河辽阔,
# 淮地:指北方金国占领区。南宋时,淮河一线为宋金南北对峙的边界。,双眼莫供:表示不忍看。
"一江不尽蜀波寒":滔滔江水难载蜀地寒潮翻涌。
"老仙横笛月亭午":仙人月下吹笛至午夜将尽,
"骚客怀乡日欲残":迁客望月思乡待日影西沉。
"独抚遗踪增慨慕":独倚危栏追慕前贤遗迹,
"徘徊不忍不层栏":徘徊楼阁终是难舍凭栏。
# 不:一作下。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黄鹤楼》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登楼诗。全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黄鹤楼景致,并融入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历史想象,借景表达了作者出对故土难归的深沉悲叹。
2. 分段赏析
首联“翚飞栋宇据城端,车马尘中得异观”两句描绘黄鹤楼的宏观景象。“翚飞”一词以五彩野鸡展翅之姿,生动展现楼阁飞檐的灵动飘逸,凸显其雄踞城端的不凡气势;“车马尘中”点明所处环境,与黄鹤楼的卓然异观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其在喧嚣尘世中的独特地位。颔联“双眼莫供淮地阔,一江不尽蜀波寒”两句为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双眼莫供”写出淮河之地辽阔得难以尽收眼底,暗含对北方失地的无奈与怅惘;“一江不尽”写蜀江寒波奔涌,以江水的寒意与绵长,渲染出凄清苍茫的氛围,寄寓着深沉的家国之思。颈联“老仙横笛月亭午,骚客怀乡日欲残”两句融入想象与情感。“老仙横笛”化用传说,描绘仙人在月明正午悠然吹笛的闲适画面,充满浪漫色彩;“骚客怀乡”则将视角转向自身,在夕阳西下之时,抒发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一逸一愁,形成鲜明情感反差。尾联“独抚遗踪增慨慕,徘徊不忍不层栏”两句直抒胸臆。“独抚遗踪”体现诗人对黄鹤楼历史遗迹的凭吊,“增慨慕”道出其内心增添的感慨与思慕;“徘徊不忍”刻画诗人久久不愿离开,反复登上层栏的情状,将不舍与复杂心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宋·罗与之《林深》
下一篇:宋·罗与之《舟次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