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g
yuè
shí
zuò

朝代:宋作者:宋庠浏览量:1
wàn
chūn
huī
dàng
xiǎo
kōng
fāng
xīn
chù
róng
róng
wéi
liǎng
bìn
qíng
xuě
zuì
nài
rén
jiān
jiě
dòng
fēng

译文

春日的光辉洒遍万里长空,爱春的心意无处不温暖欢畅。只留下双鬓如白雪般无情,最能承受人间那融化冰雪的春风吹拂。

逐句剖析

"万里春晖荡晓空":春日的光辉洒遍万里长空,

# 春晖:春日的阳光。

"芳心何处不融融":爱春的心意无处不温暖欢畅。

# 融融:和暖,明媚。

"惟余两鬓无情雪":只留下双鬓如白雪般无情,

# 两鬓无情雪:指白发。

"最耐人间解冻风":最能承受人间那融化冰雪的春风吹拂。

# 人间解冻风:指春风,东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正月十日作(其一)》是北宋宋庠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春日景物为题材,描绘了正月初十的早春景象。首句“万里春晖荡晓空”以开阔的视野写春光洒满天空,次句“芳心何处不融融”借景物传递出春日融融的暖意。后两句“惟余两鬓无情雪,最耐人间解冻风”则由景及人,以“无情雪”比喻白发,与春日的生机形成对比。此诗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春日美景与自身鬓边白发的对照,既写出了早春的暖意,又隐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含蓄而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万里春晖荡晓空”以开阔的视野描绘了早春清晨的景象。“春晖”点明正月春光,“荡晓空”则展现出阳光驱散晨雾、普照天地的动态,营造出明朗温暖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春日融融的基调。第二句“芳心何处不融融”由景及情,将春日的暖意延伸到人的心境。“芳心”既可以指草木萌发的生机,也暗指诗人内心的情感;“融融”一词直接点出温暖舒畅的感受,呼应首句的春晖,形成景与情的交融,表现出春日万物复苏带来的普遍喜悦。第三句“惟余两鬓无情雪”笔锋一转,情感由乐转哀。“惟余”突出转折,“两鬓无情雪”以“雪”比喻白发,“无情”二字既写出岁月流逝的不由人,又暗含对时光催人的感慨,与前两句的春日暖意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怅惘。末句“最耐人间解冻风”承接上句的白发意象,进一步深化情感。“解冻风”指早春消融冰雪的和风,这本是温暖的象征,却被诗人赋予“最耐”的感受,年迈的双鬓在春风中更显脆弱,既暗示了年老体衰的敏感,又隐含着在时光流逝中强自支撑的复杂心绪,将春日喜悦与人生暮年的感慨巧妙结合,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庠《昔叹》

下一篇:宋·宋庠《读党人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