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暑气徂":七月七日暑气消退,
"此夕何夕乐且娱":这个夜晚是多么欢乐愉悦。
"世传牵牛会织女":世上传说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会,
"雨洗云路迎霞车":雨水洗净云路迎接织女的霞车。
"初因乌鹊致语错":起初因为乌鹊传错了话语,
"经岁一会成阔疏":导致一年才得一会,变得疏远。
"牛女怒鹊置诸罪":牛郎织女恼怒乌鹊,将其定罪,
"拔毛髠脑如钳奴":拔毛剃脑如同被钳制的奴仆。
"星精会合不可诘":星辰精灵的会合本不可穷究,
"我疑此说终诞虚":我怀疑这些说法终究荒诞虚无。
"又言星能遗人巧":又听说星星能赐予人灵巧,
"罗列瓜果当庭除":人们在庭院中罗列瓜果祭祀。
"彩丝贯针望星拜":用彩线穿针望着星星跪拜,
# 彩:一作䌽。
"夜深乞巧劳僮愚":深夜里向星星乞巧,徒劳愚昧。
"吾闻朴散形器作":我听说当质朴消散后,器物便开始制作,
"人夺天巧天无余":人夺取了天然的巧艺,上天便再无余留。
"匠心女手剧淫巧":女子的匠心过于追求奇巧,
"工与造化分锱铢":工艺与自然造化争分夺秒。
"荐绅大夫一巧宦":士大夫们以机巧为官,
"坐取公相如指呼":轻易获取公卿宰相的指挥权力。
"间乘巧言惑主听":有时用花言巧语迷惑君主的听闻,
"能改荼蘖成甘腴":能把苦涩的荼檗变成甘甜。
"纤辞丽曲骋文巧":雕琢华丽的文辞炫耀文采之巧,
"剜刻圣道无完涂":割裂圣贤之道,使大道不再完整。
"星如有巧更可乞":如果星星真有巧艺可以乞取,
"益恐薄俗难持扶":更担心浅薄的世俗难以扶持。
"我愿星精遗人拙":我愿星辰精灵赐予人愚拙,
"一变风化犹古初":把社会风气改变成古代初始那样。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七月七日暑气徂,此夕何夕乐且娱。世传牵牛会织女,雨洗云路迎霞车”,点明时间为七月七日暑气消退之时,营造出欢乐愉悦的氛围,引出世人相传的牵牛织女相会的传说,描绘出雨后云霞为车、云路洗净的奇幻景象,富有浪漫色彩。“初因乌鹊致语错,经岁一会成阔疏。牛女怒鹊置诸罪,拔毛髠脑如钳奴”这四句,讲述因乌鹊传错话语,致使牵牛织女一年才得一会,二人迁怒于鹊,对其施以拔毛剃脑的惩罚,以拟人化的想象丰富了传说情节,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星精会合不可诘,我疑此说终诞虚”两句,诗人直接表达对星精会合传说的质疑,认为其荒诞虚无,体现出理性思考的态度。“又言星能遗人巧,罗列瓜果当庭除。彩丝贯针望星拜,夜深乞巧劳僮愚”四句,写世人相信星星能赐予巧艺,于是在庭院陈列瓜果,穿彩丝引线向星跪拜,深夜乞巧,诗人却认为这是徒劳愚昧之举,暗含对世俗盲目乞巧行为的调侃。“吾闻朴散形器作,人夺天巧天无余。匠心女手剧淫巧,工与造化分锱铢”四句,从“朴散形器作”的哲理出发,指出人过度追求机巧,甚至与造化争衡,批判了世人对“巧”的过度迷恋与滥用。“荐绅大夫一巧宦,坐取公相如指呼。间乘巧言惑主听,能改荼蘖成甘腴”四句,将批判矛头指向官场,写士大夫凭借巧诈为官,轻易获取公相之位,用巧言迷惑君主,颠倒是非,把苦涩说成甘甜,深刻揭露了官场的巧诈之风。“纤辞丽曲骋文巧,剜刻圣道无完涂”两句,批评文人用纤巧华丽的辞藻驰骋文巧,损害圣道,使其支离破碎,进一步拓展了对“巧”的批判范围。“星如有巧更可乞,益恐薄俗难持扶。我愿星精遗人拙,一变风化犹古初”四句,诗人从反面假设星星若真能赐巧,只会让世风更加浮薄难以挽回,故而希望星精赐予人“拙”,让风化回归古朴之初,鲜明地表达了倡导返璞归真、反对机巧浮华的思想情感,收束全诗,深化了主题。
下一篇:宋·强至《奉和纯甫秋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