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强至浏览量:1
qiǎn
shēn
huā
miàn
rǎn
lái
liǔ
biān
néng
nián
guāng
gòng
liú
nóng
nóng
jiāo
绿
shàng
zhū
lóu
zhuǎn
kǒng
fēn
huá
yǎn
xiāo
tiáo
ài
qiū

译文

花朵深浅不一像是被颜色浸染,柳枝轻摇,影子在河边来回浮动。春雨的潮气终究洗不净尘埃,时光的流逝也如流水般无法挽留。郊外的野草绿意浓重交织成片,微风拂过,这绿意仿佛爬上了朱红的楼阁。转念间却担心这繁华景象刺痛双眼,倒不如在萧瑟的秋日里寻一份清净淡然。

逐句剖析

"浅深花面染":花朵深浅不一像是被颜色浸染,

"来去柳边浮":柳枝轻摇,影子在河边来回浮动。

"雨气那能洗":春雨的潮气终究洗不净尘埃,

"年光亦共流":时光的流逝也如流水般无法挽留。

"浓浓交野绿":郊外的野草绿意浓重交织成片,

# 野绿:活字本作绿野。

"拂拂上朱楼":微风拂过,这绿意仿佛爬上了朱红的楼阁。

"转恐纷华眼":转念间却担心这繁华景象刺痛双眼,

"萧条不爱秋":倒不如在萧瑟的秋日里寻一份清净淡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色》是北宋诗人强至创作的五言律诗。首联生动细腻地描绘出花朵色彩深浅不一,如美人面般娇艳,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春色在其边浮动的画面,展现出春天的明艳与灵动。颔联则进一步深化意境,春雨无法洗去这浓郁春色,且春色还与年光一同流淌,暗示时光易逝,春色短暂却美好。颈联描绘了野外浓郁的绿色相互交织,春色轻柔地蔓延至朱楼,既有田园的蓬勃生机,又有生活场景中春色无处不在的感觉,呈现出春天由郊野到居所的广泛覆盖。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尾联,诗人因春天的繁华多彩,转而担心自己习惯了这种缤纷,到秋天萧条时难以接受,从侧面烘托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全诗以自然流畅的语言,通过对花、柳、田野、朱楼等自然与生活场景中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层次丰富、充满生机的春色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浅深花面染,来去柳边浮”两句是对春天花卉与柳树的描写。“浅深”一词生动展现出花朵色彩的丰富层次,或淡雅或浓郁,如同精心晕染的美人面,娇艳动人;“来去”则细腻描绘出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似有若无,让春色仿佛在柳树边轻盈浮动,赋予春天灵动鲜活的美感。“雨气那能洗,年光亦共流”两句进一步深化对春色的感悟。“那能洗”强调春雨无法洗去这浓郁春色,突出春色的持久与浓烈;“亦共流”将春色与年光巧妙关联,指出春色与时光一同悄然流逝,在赞美春色美好的同时,暗喻时光易逝,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惜春叹时的意蕴。“浓浓交野绿,拂拂上朱楼”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广袤景色。“浓浓”突出野外绿色的浓郁繁茂,展现出田园间蓬勃的生机;“拂拂”则细腻地写出春色轻柔地蔓延至朱楼,既体现了春天由郊野到居所的广泛覆盖,也让画面富有动态感,将春天无处不在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转恐纷华眼,萧条不爱秋”两句以独特视角收束全诗。“转恐”直接表明诗人的担忧,因习惯了春天繁花似锦、缤纷华丽的景象,害怕到秋天万物萧条时难以接受,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对春天的无比喜爱,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对美好易逝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强至《对雪六首其一》

下一篇:宋·强至《久雨初霁对酒偶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