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能逢几度春":到老还能遇上几个春天呢,
"直须饮量强增分":应当勉强增加自己的酒量。
# 直须饮量强增分:自注:予素少饮。
"吟情无际共芳草":吟咏诗歌的兴致像无边无际的青草一样旺盛,
"游思难收如乱云":出游的思绪像散乱的云彩一样难以收束。
"还见春风与桃笑":又看见春风中桃花绽放,仿佛在含笑,
"却教人意叹芝焚":却让人因为芝草被焚烧而叹息。
# 却教人意叹芝焚:自注:予近丧偶。
"妖红烂白方争赏":艳丽的红花和灿烂的白花正争相被观赏,
"疏竹休夸号此君":稀疏的竹子不要再自夸被称为“此君”。
1. 分段赏析
首联“到老能逢几度春,直须饮量强增分”,开篇便由时光流逝引发感慨。“到老能逢几度春”以问句直击人心,写出对人生中春天次数有限的怅惘,暗含对时光易逝的珍惜;“直须饮量强增分”则是由此生出的行动,即便本不善饮,也想勉强多饮几杯,以此排遣心绪。这两句以直白的语言,将对时光的感慨与自我宽慰的举动结合,情感真切。颔联“吟情无际共芳草,游思难收如乱云”,承接首联的情绪,转向内心的兴致与思绪。“吟情无际共芳草”以“芳草”的无边无际比喻吟咏诗歌的兴致之盛,让抽象的兴致变得具体可感;“游思难收如乱云”则用“乱云”难以聚拢的特点,形容出游的思绪纷乱而难以收束。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内在的情感与思绪外化为自然景物的状态,生动形象。颈联“还见春风与桃笑,却教人意叹芝焚”,转入对景物的观察与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还见春风与桃笑”描绘春风中桃花绽放的景象,“笑”字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态,透着生机与美好;“却教人意叹芝焚”则笔锋一转,由眼前的美好联想到“芝焚”的遗憾,形成情感的对比,将外在景物与内心的伤感相勾连。尾联“妖红烂白方争赏,疏竹休夸号此君”,以对不同景物的态度作结。“妖红烂白方争赏”写出艳丽的红花、洁白的白花正被众人争相观赏的情景,展现出世俗对浓艳之美的偏爱;“疏竹休夸号此君”则是对疏竹的感慨,即便有“此君”的雅号,此刻也难以得到如繁花般的关注。这两句通过对比众人对繁花与疏竹的不同态度,暗含着对世俗审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