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不用画吾庐":不用丹青彩笔来描绘我的房舍,
"小小茅茨住近湖":这小小的茅草屋靠近湖边。
"欲探春风先插柳":想要探寻春风的讯息就先插上柳枝,
"要看雪景更栽芦":想要观赏雪景就再栽种芦苇。
"野船摇处沙成叠":野船摇动的地方沙子堆积成叠,
# 成:一作乱。,沙:一作水。
"海雁眠来草似铺":海雁栖息之时草儿好似铺就的地毯。
"妆点个中新景致":妆点这其中的崭新景致,
"藤冠布褐老癯儒":头戴藤冠身穿布衣的老瘦书生。
1. 分段赏析
首联“丹青不用画吾庐,小小茅茨住近湖”,开篇点明主题,诗人认为自己的茅屋无需用丹青描绘,因为其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魅力。“丹青”与“小小茅茨”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住近湖”点明了居住位置,为后文描绘自然景象奠定了基础,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颔联“欲探春风先插柳,要看雪景更栽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时序的关注和对美好景致的期待。“欲探春风”和“要看雪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先插柳”和“更栽芦”则是诗人为了探寻春风、观赏雪景而采取的行动,表现出诗人的主动性和对自然的亲近。颈联“野船摇处沙成叠,海雁眠来草似铺”,描绘了周边的自然景象,通过“野船摇处”和“海雁眠来”的动态与静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美丽。“沙成叠”形象地描绘出水面的动态,“草似铺”则生动地表现出草地的静态,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尾联“妆点个中新景致,藤冠布褐老癯儒”,以诗人自身形象作结,展现出自己虽生活简朴但怡然自得的心境。“妆点个中新景致”表明诗人对居住环境的喜爱和对自然的热爱。“藤冠布褐老癯儒”则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形象,头戴藤冠,身穿布衣,老瘦的书生形象,体现出诗人的质朴和对这种生活的满足。
上一篇:宋·舒岳祥《借居夜闻水声》
下一篇:宋·舒岳祥《续十虫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