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ìng
zuò
ǒu
chéng
èr

朝代:宋作者:舒岳祥浏览量:1
zuò
tóu
chuáng
mèi
shú
rán
yǐn
shuì
piān
ān
cóng
lái
wàn
shì
xīn
hǎo
xīn
dào
xīn
shì
nán

译文

刻意地躺到床上却难以熟睡,随意地靠着几案睡觉反而安稳。自古以来做任何事情,顺其自然、不起杂念是最好的,但要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却是很难的。

逐句剖析

"作意投床寐不熟":刻意地躺到床上却难以熟睡,

"嗒然隐几睡偏安":随意地靠着几案睡觉反而安稳。

"从来万事无心好":自古以来做任何事情,顺其自然、不起杂念是最好的,

"心到无心自是难":但要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却是很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静坐偶成(其二)》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刻画辗转难眠的状态,探讨“无心”与“有心”的辩证关系,体现诗人对心境超脱的思考。尾句由睡眠这一生活小事升华到对世间万事的哲理思考,指出做任何事情,保持无心、顺其自然的状态是最好的,但要做到心无杂念、真正达到这种境界却是非常困难的。全诗借生活小事揭示深刻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生活感怀诗。此诗通过描写辗转难眠、静坐无心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无牵无挂境界的向往,同时透露出真正达到"无心"之境的艰难与矛盾,流露出一种淡泊中隐含无奈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作意投床寐不熟,嗒然隐几睡偏安。”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意”体现出刻意、有意为之,诗人刻意躺到床上想要入睡,结果却是“寐不熟”,难以进入梦乡;而“嗒然”描绘出一种随意、放松的状态,诗人随意地靠着几案,反而“睡偏安”,睡得安稳舒适。通过这种对比,生动地揭示出生活中刻意追求往往难以达成目标,而顺其自然却可能收获意外之喜的道理,引发读者对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顶真:“从来万事无心好,心到无心自是难”运用了顶真手法,“无心”一词在前后分句中重复出现。前一个“无心”强调做万事时保持一种顺其自然、不起杂念的状态是最好的;后一个“无心”则进一步深入探讨要真正达到这种“无心”的境界是极为困难的。顶真的运用使诗句环环相扣,语气连贯,强调了“无心”这一核心概念,同时也强化了诗歌的逻辑性和哲理性,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有心难无心”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3. 分段赏析

“作意投床寐不熟,嗒然隐几睡偏安。”通过自身睡觉的不同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作意投床寐不熟”描述了诗人刻意想要躺在床上入睡,却难以入眠的情景,体现出刻意为之往往难以达成预期目标。“嗒然隐几睡偏安”则描绘了诗人随意地靠着几案,却能安稳入睡的状态,展现出顺其自然的轻松与安然。这一对比为后文的哲理思考做了铺垫,引发读者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从来万事无心好,心到无心自是难。”从睡眠这一具体事例升华到对世间万事的普遍哲理。指出做任何事情,保持无心、顺其自然的状态是最好的,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分刻意的重要性。然而,“心到无心自是难”又点明了要真正达到心无杂念、顺其自然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深化了诗歌的哲理内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中这种难以企及的境界的感慨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岳祥《次韵答孙平叔感春之作》

下一篇:宋·舒岳祥《遣兴三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