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朝代:宋作者:舒岳祥浏览量:1
tài
zhèn
zhào
yīn
xiàn
xíng
shēng
zhú
qiǎng
cháo
chéng
fāng
suí
zhuǎn
wàn
sǎo
chén
qīng
shuí
dào
péng
tuán
zhuàng
fǎn
cóng
xiào
shēng

译文

太空没有迹象征兆,凭借万物才显现出形态和声音。风进入竹林,竹子须弯腰贴近地面,风驱赶潮水,潮水好像要冲击城墙。风在八方随着气流运转,风在万里之外能扫除尘埃使天空清朗。谁说大鹏展翅高飞很壮观,反而觉得风的呼啸声像老虎吼叫一样有气势。

逐句剖析

"太虚无朕兆":太空没有迹象征兆,

"因物见形声":凭借万物才显现出形态和声音。

"入竹须抢地":风进入竹林,竹子须弯腰贴近地面,

"驱潮欲打城":风驱赶潮水,潮水好像要冲击城墙。

"八方随气转":风在八方随着气流运转,

"万里扫尘清":风在万里之外能扫除尘埃使天空清朗。

"谁道鹏抟壮":谁说大鹏展翅高飞很壮观,

"反从虎啸生":反而觉得风的呼啸声像老虎吼叫一样有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风》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风”这一自然事物展开。首联点明风在太虚中无形无迹,需借助万物才能显现其形声。颔联通过描写风入竹林、驱赶潮水的情景,展现风强大的力量。颈联进一步阐述风在八方运转、扫除万里尘埃的作用,体现其广泛的影响力。尾联以鹏抟和虎啸作比,强调风的气势不逊于二者,甚至从虎啸的角度赋予风别样的气势。全诗借物咏怀,通过对风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太虚无朕兆,因物见形声”:“太虚”指太空、宇宙,“无朕兆”表示没有迹象征兆,强调风的无形。“因物见形声”则说明风需要借助万物才能显现出形态和声音,体现了风的特殊性质。此联从哲学高度对风进行定义,为后文的描写奠定理论基础。“入竹须抢地,驱潮欲打城”:“入竹”和“驱潮”分别选取了风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风进入竹林,使竹子弯腰贴近地面,形象地表现出风势的强劲。“驱潮欲打城”则进一步夸张风的威力,仿佛潮水在风的驱赶下要冲击城墙。这两句诗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风的强大力量。“八方随气转,万里扫尘清”:“八方”和“万里”从空间角度强调风的影响范围之广。“随气转”说明风随着气流运转,“扫尘清”则体现风能够扫除尘埃,使天空清朗。此联从宏观角度描绘风的作用,展现出风的磅礴气势和重要作用。“谁道鹏抟壮,反从虎啸生”:“鹏抟”出自《庄子·逍遥游》,形容大鹏展翅高飞,象征着宏大的气势。“虎啸”则代表老虎的吼叫,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诗人在此反用其意,认为风的气势不逊于鹏抟和虎啸,甚至从虎啸的角度赋予风别样的气势。此联通过比喻和对比,进一步突出风的气势磅礴,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岳祥《晚晴》

下一篇:宋·舒岳祥《春日山居好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