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mén
shān

朝代:宋作者:舒岳祥浏览量:1
yān
shù
lián
tiān
yuǎn
qiáo
liǎng
fēn
xiān
zhōu
cāng
hǎi
sēng
shí
qiáo
yún
luò
rén
xíng
shǎo
kōng
cūn
quǎn
fèi
wén
shuí
zhī
yǐn
lún
zhě
jué
zài
rén
qún

译文

烟雾笼罩的树林与天边相连,显得遥远无尽,渔人在水边、樵夫在山林,各自一方。仙舟驶向沧海之路,僧人持锡杖走过石桥,仿佛与云雾相伴。夕阳西下,路上行人稀少,空旷的村落中传来阵阵犬吠声。有谁知道那些隐居避世的人,在人群中已不见踪迹。

逐句剖析

"烟树连天远":烟雾笼罩的树林与天边相连,显得遥远无尽,

"渔樵两地分":渔人在水边、樵夫在山林,各自一方。

"仙舟沧海路":仙舟驶向沧海之路,

"僧锡石桥云":僧人持锡杖走过石桥,仿佛与云雾相伴。

# 僧锡:僧人仗锡行走。

"落日人行少":夕阳西下,路上行人稀少,

"空村犬吠闻":空旷的村落中传来阵阵犬吠声。

"谁知隐沦者":有谁知道那些隐居避世的人,

# 隐沦者:隐者。

"绝迹在人群":在人群中已不见踪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天门山》是宋末元初舒岳祥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天门山为描写对象,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悠远、神秘的山水画卷。写作手法上,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相衬等手法,首联写远景,颔联营造神秘空灵意境,颈联以动衬静,尾联抒情表意。全诗风格清幽自然,意境深远,在山水田园诗中,以其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描绘和对隐居意境的深刻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让读者感受到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独特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烟树连天远,渔樵两地分”开篇描绘了一幅远景图,烟雾缭绕的树木连接着天际,显得辽阔而深远;渔人和樵夫在两地各自劳作,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生活场景,为全诗奠定了宁静的基调。颔联“仙舟沧海路,僧锡石桥云”,“仙舟沧海路”想象着通往沧海的仙舟,给人以神秘、悠远之感;“僧锡石桥云”描绘了僧人持锡杖走过石桥,仿佛与云雾相伴,营造出一种空灵、超凡的意境,暗示着隐者的踪迹。颈联“落日人行少,空村犬吠闻”以动衬静,落日时分行人稀少,村庄显得空旷寂寥,偶尔传来犬吠声,更增添了乡村的宁静,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静谧氛围。尾联“谁知隐沦者,绝迹在人群”,诗人发出感慨,谁能知道那些隐居者,在人群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表达了对隐者的好奇与追寻,也透露出一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疏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岳祥《夏日山居好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舒岳祥《二十五日晚西窗坐睡梦美人出纨扇索题为题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