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岁今宵尽":今年就要在今夜里过去了,
"明年明日催":明年从明天就紧促地开始。
# 催:催促,促使。
"寒随一夜去":随着最后一夜的寒冷过去,
# 夜:一作“腊”。
"春逐五更来":春天将在五更时分到来。
# 五更:第五更,当地时间4:48左右。,逐:追随。
"气色空中改":气色随时间而改变,
"容颜暗里回":容颜亦悄悄的老去。
# 回:改变,转移。
"风光人不觉":人还没有感觉到时光流逝,
# 觉:觉察,感觉。,风光:时光,春光。
"已著后园梅":但它已催开了后花园的梅花。
# 著:“着”的本字。附着,贴近。唐代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有“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句,“著花”一词意为长出花蕾或花朵。这里“著后园梅”采用此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们没有感觉到春光的到来,已催开了后园的梅花。一作“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应制节令诗,通过除夕夜新旧交替的场景,展现了时光流转、寒暑更迭的自然规律与生命律动。
2. 分段赏析
首联“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开篇以“今岁”与“明年”、“今宵”与“明日”的对比,凸显除夕之夜新旧交替的瞬间。通过“尽”与“催”的呼应,既点明除夕的终结与新年的开端,又暗含岁月不可逆的哲思,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颔联“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以“寒去春来”为意象,通过“一夜”与“五更”的递进,展现冬春交替的迅捷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寒”象征旧岁的衰败,“春”象征新生的希望,形成冷暖对比,暗含对辞旧迎新的喜悦。颈联“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从自然转向人事,以“气色”“容颜”的悄然变化,暗示时光对人与万物的塑造,呼应首联的时光流逝主题。通过“暗里回”的微妙措辞,传递岁月无声、容颜易老的怅惘,深化全诗的哲理性。尾联“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以“梅花”悄然绽放收束全诗,既点明春意已至,又暗含诗人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人不觉”与“已著梅”形成反差,强调时光流逝的悄然无声。
3. 作品点评
史青这首奉诏而作的诗章,虽为应制之作,却以俊逸淡远的笔调、质朴真挚的情思,流溢出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上一篇:唐·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下一篇:唐·白居易《寄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