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suǒ
·
·
jiǎng
yuán
cháo
fèng

朝代:宋作者:舒亶浏览量:1
zhèng
shì
kàn
huā
tiān
wèi
chūn
zuì
zuì
lái
què
dài
huā
guī
qiào
jiě
kàn
huā
shì
wèn
huā
míng
mèi
jiāng
huā
shuí
zhǐ
yīng
huā
hǎo
nián
nián
huā
rén
qiáo
cuì

译文

现在正是看花的天气。为了观赏这鲜花盛开的美景而尽情沉醉。虽然被花陶醉,但是又不把花带回来,简直不理解、看花的意味。忍不住想问,这花儿如此明艳动人。又有谁能与它相比呢。想来也只有花儿年年都这般美好,可叹的是,人不像花,人之随着年光过往会渐趋憔悴。

逐句剖析

"正是看花天气":现在正是看花的天气。

"为春一醉":为了观赏这鲜花盛开的美景而尽情沉醉。

# 春:这里指花。

"醉来却不带花归":虽然被花陶醉,但是又不把花带回来,

"诮不解、":简直不理解、

# 诮:简直,全然。

"看花意":看花的意味。

"试问此花明媚":忍不住想问,这花儿如此明艳动人。

# 明媚:明丽妩媚。

"将花谁比":又有谁能与它相比呢。

"只应花好似年年":想来也只有花儿年年都这般美好,

# 好:指花的明丽妩媚。

"花不似、":可叹的是,人不像花,

"人憔悴":人之随着年光过往会渐趋憔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一落索·蒋园和李朝奉》是宋代舒亶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以词人自身为春所醉的侧面描写,巧妙映衬出春景的迷人,委婉传达出深挚的爱花惜花之情。下片则运用反问与对比手法,点明人花殊途:花朵凋零可待来年重绽,而人的青春盛年却一去不返。两者形成鲜明对照,抒发了对花开花落有时序、人生青春难驻留的深沉感慨与愁绪。全词借助烘托、对比等手法,由赏花生发出深刻的生活哲理,立意新颖,理趣盎然,语言质朴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乃作者春日于蒋园与李朝奉赏花酬和之作。这首小令既描绘春景,又抒发人生易逝之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题材的词。词中描绘了正值赏花时节因春沉醉的情景,词人醉后却不带花归,借此感叹世人不解赏花真意;又以明媚花姿设问,将花与人作比,点明花可年年盛放,人却难免容颜憔悴的现实。全词借赏花之事,既展现了春日看花的生活场景,又通过花与人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怅惘,以及惜花惜人、借自然物象感悟生命哲理的深沉情怀,在自然质朴的议论中寄寓着对人生的独特思考。

2. 写作手法

烘托:“为春一醉”一句从侧面烘托出春景的动人魅力,从而直接抒发了词人面对美景陶醉其中的情感。设问:“试问此花明媚”用设问手法,以“试问”引发对花之明媚的关注,通过自问自答突出花的明艳美好,同时自然引出“将花谁比”的思索,在对花的追问中暗含对花之永恒的艳羡与对人易憔悴的怅惘。对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以“花好似年年”的永恒对照“人憔悴”的短暂,用自然物象的不变对比生命容颜的易逝,“花似”与“人非”的张力中,道尽时光催人的苍凉,将伤春之情升华为对物我变迁的深沉喟叹。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便点明主题:“正是看花天气”这句语言朴素自然,没有过多修饰,如同白描。它之所以巧妙,在于“看花”是人人熟悉的经历,读者能依据此句唤起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在脑海中想象出繁花盛开、春光明媚的景象。接着,“为春一醉”一句,从写景转向写人:面对如此美好的春景,词人陶醉其中,甚至要为此沉醉。这句既直接写出了词人赏花的感受,也从侧面进一步衬托出春景的动人魅力。随后笔锋一转,“醉来却不带花归”中的“却”字,使情感产生波折。既然“为春一醉”,说明词人极其喜爱这花;但沉醉花间后,偏偏又不折花带走。对此,词人自嘲“诮不解看花意”。前人常有“花开堪折直须折”的感慨,而词人赏花却不折花,正含蓄地表达了他不同于常人的、更深层次的惜花之情。下片先用设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暗示花之美无人能及。接着深入一层,用对比揭示主旨:“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意思是,花朵的美好年复一年,应该让它留在枝头常驻明媚,因为花朵不像人,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衰老憔悴。至此,词作因为珍惜美好年华而珍惜春天、因为珍惜春天而珍惜花朵的核心思想便清晰地展现出来。上下片内容紧密相连,共同表达了深刻的感悟。

4. 作品点评

此词以赏花为脉络展开,通篇萦绕花之意象,却句句暗喻人情,惜花之意实则暗含惜人之情。词人不事雕琢刻画,亦不堆砌景物描摹,仅以本色自然的语言,于赏花之际提炼生活哲思,立意新颖独到,理趣深邃隽永。全词虽以议论为骨,却因笔法迂回婉转、语气抑扬有致,读来全无生硬滞涩之感,于哲思流转中尽显韵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该词在戏剧化的絮语包裹着凝重的情思,幽默俏皮中含有几分凄凉,高情雅致中见出几分理致,用语通俗却又不失雅正,勾连逆转又能一气呵成,确可看作是宋代令词别开生面之作。

不详宁波大学教授张如安《汉宋宁波文学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舒亶《菩萨蛮》

下一篇:宋·舒亶《菩萨蛮(湖心寺席上赋茶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