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zhōu

朝代:唐作者:张籍浏览量:3
qiāng
西
zhōu
jìn
diàn
biān
chéng
shān
dōng
shōu
shuì
yǎng
fáng
sài
bīng
lái
shí
rén
cháng
zhèn
jīng
jiē
líng
jiān
nóng
zhě
yún
gēng
biān
tóu
duō
shā
shāng
shì
nán
quán
xíng
jùn
xiàn
dīng
zhàng
zhēng
xíng
shēng
nán
néng
yǎng
shēn
yǒu
xìng
míng
liáng
niàn
liè
shì
gǒu
yíng
suǒ
yuàn
chú
guó
nàn
zài
féng
tiān
xià
píng

译文

羌族和胡人占据了西州,靠近京畿的地方也没有边防城池。崤山以东地区征收税租,用来供养我们这些驻守边塞的士兵。胡人的骑兵随时可能来袭,居民们常常担惊受怕。可叹我们五陵一带,农民们无法安心耕作。边境上死伤惨重,士兵们很难保全性命。郡县征发壮丁服役,男人们都被征召从军。生了儿子也不敢养大,害怕他将来被征兵。好马不会贪恋马槽的饲料,有志之士不会苟且钻营。只希望能为国家消除危难,再次迎来天下太平。

逐句剖析

"羌胡据西州":羌族和胡人占据了西州,

# 据:占领。

"近甸无边城":靠近京畿的地方也没有边防城池。

# 甸:城郊地带。

"山东收税租":崤山以东地区征收税租,

# 山东:在战国时期指崤山或者华山以东的地区。

"养我防塞兵":用来供养我们这些驻守边塞的士兵。

# 防塞:一作塞下。

"胡骑来无时":胡人的骑兵随时可能来袭,

"居人常震惊":居民们常常担惊受怕。

"嗟我五陵间":可叹我们五陵一带,

# 五陵:指安陵、阳陵、长陵、茂陵、平陵,在这里指豪贵家族居住的地方。,嗟:发叹词。

"农者罢耘耕":农民们无法安心耕作。

"边头多杀伤":边境上死伤惨重,

# 杀伤:一作伤杀.,边头:交战前线。

"士卒难全形":士兵们很难保全性命。

# 全形:身体不受伤。

"郡县发丁役":郡县征发壮丁服役,

"丈夫各征行":男人们都被征召从军。

# 征行:应征加入作战队伍。

"生男不能养":生了儿子也不敢养大,

"惧身有姓名":害怕他将来被征兵。

"良马不念秣":好马不会贪恋马槽的饲料,

# 秣:马吃的草。

"烈士不苟营":有志之士不会苟且钻营。

# 营:营生。,苟:苟且。

"所愿除国难":只希望能为国家消除危难,

"再逢天下平":再次迎来天下太平。

# 再逢:重新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州》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边塞战乱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同时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朴素愿望。诗作开篇即以“羌胡据西州,近甸无边城”勾勒出边防空虚、外族盘踞的严峻形势。中间部分通过“农者罢耘耕”“生男不能养”等细节,真实反映了战争导致农耕荒废、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结尾处“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的比喻尤为精警,既表现了将士们的报国之志,又寄托了“除国难”“天下平”的美好期盼。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在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对战乱的控诉和对和平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边塞诗。诗歌描写了胡骑侵扰边境的紧张局势,展现了农民被迫弃耕、壮丁征召入伍的艰难处境,通过“良马不念秣”的比喻,表达了将士们不求苟安、渴望平定边患的朴素愿望。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羌胡据西州,近甸无边城”,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严峻的边塞形势。“据”字点明胡人盘踞之稳固,“无”字凸显边防之空虚,两个动词形成强烈对比,展现朝廷在防御上的重大疏漏。中间四句“山东收税租,养我防塞兵。胡骑来无时,居人常震惊”,通过赋税养兵与胡骑侵扰的对照,揭示战争对民生的双重压迫。“常震惊”三字生动刻画出百姓惶惶不可终日的生存状态。“嗟我五陵间,农者罢耘耕。边头多杀伤,士卒难全形”四句,由内地写到边关。“罢耘耕”展现农耕荒废的惨状,“难全形”直指士兵伤残的残酷现实,两个细节折射出战乱年代的社会创伤。“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生男不能养,惧身有姓名”四句,以递进手法描写征兵之祸。从壮丁被迫从军,到百姓不敢养儿,层层深入地展现战争对人口结构的破坏。末四句“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所愿除国难,再逢天下平”,“良马”喻将士卫国之心,“烈士”表忠勇之志,最后以“除国难”“天下平”的朴素愿望作结,在沉痛中透露出坚定的和平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西州属于陇右道,天宝末陷于吐蕃。此愿中朝恢复,于烈士有厚望焉。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皮日休《苦雨中又作四声诗寄鲁望·平声》

下一篇:唐·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