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
·
dàn
yān
piāo

朝代:宋作者:柳永浏览量:3
dàn
yān
piāo
yīng
huā
xiè
qīng
yuàn
luò
shù
yīn
cuì
chéng
mài
qiū
jǐng
xià
yún
biàn
fēng
liáo
láng
nuǎn
yín
táng
zhǎng
xīn
píng
绿
yuè
xiǎng
duān
yōu
duō
xiá
chén
wáng
shì
nèn
tái
shēng
zhèng
shuò
shí
tiān
gāo
liú
jīn
zhòu
yǒng
chǔ
xiè
guāng
fēng
zhuǎn
huì
jīn
chù
fān
cuì
wén
huì
yǒu
chén
guā
rěn
qīng
nuò
bié
guǎn
qīng
xián
yán
zhēng
shuò
dàn
zūn
qián
suí
fēn
yàn
jǐn
chéng
huān

译文

轻烟略微飘荡,清和四月的院落里,春景开始衰败。翠绿的树叶密集成荫,如布帛围起来的帐幕。麦秋四月,雨后景色清明,夏云如奇峰而多变地依傍着天空。清澈明净的池塘荡起层层波浪,温暖耀眼,水面上,弥漫着新生绿萍,鱼儿欢快频跃,想起离别以后有很多空闲的时间,不会如陈王曹植初丧应刘的日子一样,楼阁台榭长满绿苔,积满尘土。正值铄石流金,天高昼永的酷热天气,台榭上,天霁日明,微风奋发,动摇草木,皆令有光,充实兰蕙,芬芳益畅,披上外衣在翠色帷幕前,眼前一片波光鳞鳞。通过文字结交朋友,不忍轻易许诺,将瓜果浸在水中的消夏乐事。客馆清静悠闲,避开暑热熏蒸,何须去黄河以北。只需在酒宴上,随我本分,当为即为,独自吟雅诗、观艳舞,都是快乐。

逐句剖析

"淡烟飘薄":轻烟略微飘荡,

# 飘薄:同“飘泊”,这里有飘荡的意思。

"莺花谢、清和院落":清和四月的院落里,春景开始衰败。

# 清和:指天气清明和暖。,莺花谢:意谓春天故去了。莺花,莺啼花开之意,用以泛指春天的景物。

"树阴翠、密叶成幄":翠绿的树叶密集成荫,如布帛围起来的帐幕。

# 幄:篷帐。

"麦秋霁景":麦秋四月,雨后景色清明,

# 霁景:雨后放晴的景色。辽阔的天空。,麦秋:指农历四、五月麦子成熟的时候。

"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夏云如奇峰而多变地依傍着天空。

# 寥廊:辽阔的天空。一作寥廓。

"波暖银塘":清澈明净的池塘荡起层层波浪,温暖耀眼,

# 银塘:清澈明净的池塘。

"涨新萍绿鱼跃":水面上,弥漫着新生绿萍,鱼儿欢快频跃,

# 涨新萍绿鱼跃:意谓池塘弥漫着新生的浮萍,变得很绿,鱼儿不时跳出水面。新萍:新生的浮萍。

"想端忧多暇":想起离别以后有很多空闲的时间,

# 想端忧多暇:“想端”三句:意谓想起现在有很多空闲的时间,一定不会如曹植初丧好友应刘之时一般,无心赏玩,楼阁台榭长满绿苔,积满尘土。谢庄《月赋》:“陈王初丧应刘,端忧无限,绿苔生阁,芳尘凝榭。”

"陈王是日":不会如陈王曹植初丧应刘的日子一样,

# 陈王:曹植的封号。

"嫩苔生阁":楼阁台榭长满绿苔,积满尘土。

"正铄石天高":正值铄石流金,

# 正铄石天高:“正铄”二句:意谓天气渐热,昼长夜短。铄石:形容天气炎热,可使金石熔化。刘向《淮南子·诠言》:“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流金昼永":天高昼永的酷热天气,

# 流金:形容天气炎热,可使金石熔化。

"楚榭光风转蕙":台榭上,天霁日明,微风奋发,动摇草木,皆令有光,充实兰蕙,芬芳益畅,

# 楚榭:台榭。所谓“楚”乃因后文引《楚辞》典故而顺及之,非谓人在楚地。

"披襟处、波翻翠幕":披上外衣在翠色帷幕前,眼前一片波光鳞鳞。

# 披襟处、波翻翠幕:意谓游兴正浓时,只见波光涌动,好像翠幕在翻滚。宋云《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以文会友":通过文字结交朋友,

# 以文会友:通过文字结交朋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沉李浮瓜忍轻诺":不忍轻易许诺,将瓜果浸在水中的消夏乐事。

# 轻诺:轻易许诺。,沉李浮瓜:将瓜果浸在水中,即今之“冰镇”。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别馆清闲":客馆清静悠闲,

# 别馆:客馆。庾信《哀江南赋序》:“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

"避炎蒸、岂须河朔":避开暑热熏蒸,何须去黄河以北。

# 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

"但尊前随分":只需在酒宴上,随我本分,当为即为,

# 随分:随我本性。,尊前:酒樽前。

"雅歌艳舞":独自吟雅诗、观艳舞,

"尽成欢乐":都是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女冠子·淡烟飘薄》是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的一首词,词作上片以“淡烟飘薄”起笔,勾勒出初夏时节烟岚轻笼、草木葱茏的生机画卷;下片则巧妙化用《楚辞》《庄子》等典籍典故,展现词人超然物外的旷达襟怀。全词摆脱了柳永惯常的艳科题材,以疏朗明净的笔调,将自然意象与文人雅趣完美融合,在《乐章集》中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987?~ 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柳永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词调和慢词,内容较之前也有所拓展,对宋词发展影响重大。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著有《乐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的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从开篇描写的景物特征来看,词中展现的是四月时节的景象,由此可推断该词应作于夏季。词中“以文会友”的表述,暗示此词创作于柳永离开汴京、漫游江南期间。遗憾的是,词中所提及的这位文友的具体身份,如今已无从查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夏景的词。全词风格清新明快,笔调疏朗豪迈,完全突破了传统婉约词的闺阁情思,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2. 写作手法

用典:柳永在词作中巧妙化用“以文会友”这一典故,该语出自《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句。词人摒弃了原典中“以友辅仁”的道德教化意味,仅取其文人雅集之乐,与下句“沉李浮瓜”的消夏意象相映成趣。此处又暗用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中“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的典故,但不同于曹丕在感伤中追忆往昔欢会,柳永仅撷取宴饮游乐的欢愉意境。词中“忍轻诺”三字暗含深意,化用《老子》“轻诺必寡信”的哲理。一个“忍”字的运用,既彰显了文人雅士的慎言品格,又暗示了友人间的深厚信任。三个典故在“以文会友”二句中自然融合,毫无斧凿痕迹,展现出柳永高超的用典艺术。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七个典故,层层递进地抒发情感,既拓展了词境的内涵与外延,又营造出典雅隽永的艺术格调。渲染:“波暖银塘”温暖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池塘上,“银”字仿佛为池塘披上了一层璀璨的光亮外衣,极大地渲染了整体的气氛,不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还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清新的暖色调,生动描绘了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开头“淡烟飘薄”四个字,用非常细腻的笔法写出了晴朗天气里薄雾飘动的样子,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雅致的气氛。接着“莺花谢、清和院落”这句,诗人通过描写院子里莺鸟飞走、花儿凋谢的景象,告诉我们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到来了。“清和”这两个字既写出了初夏时节院子里的清爽感觉,也透露出诗人平静愉悦的心情。第三句诗人把目光转向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浓密的树荫像帐篷一样遮天蔽日,翠绿的树叶显示出夏天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然后诗人的视线从地面移向天空,描写了麦收时节雨过天晴后特别清新的空气。天上的云彩变幻莫测,有时像奇特的山峰一样“倚靠”在广阔的天空中。诗人用“倚”这个字来形容飘动的云彩,真是别出心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神奇,心情也跟着开朗起来。接下来诗人把笔触转向院子外面的景色。“波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这两句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温暖的阳光照在闪闪发亮的池塘上,水面上长满了新鲜的浮萍,绿色的鱼儿不时跳出水面,好像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快乐。“银”字让池塘显得格外明亮;“暖”和“新”这两个字不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还让整个画面充满温暖的色调;“涨”和“跃”则生动地表现了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色,内心的喜悦之情自然流露。最后三句“想端忧多暇”作为上片的结尾,在描写完景色后,用“想”这个字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感想。这里诗人借用了谢庄《月赋》中的典故。原典故是说曹植因为失去朋友而伤心忧郁,无心欣赏夏天的美景,导致台阶上长满青苔,楼阁里积满灰尘。诗人在这里反用这个典故,为曹植错过这么美的景色而感到惋惜,同时表明自己绝不会像曹植那样,而是要充分享受眼前的美景,表达了自己愉快舒畅的心情。这首词的下片开头四句连续用了三个典故。“铄石天高”这两句,用“铄石”和“流金”来形容夏天热得能把金属都熔化的程度。这么热的天气里,后面两句“楚榭光风转惠,披襟处、波翻翠幕”就显得特别珍贵了,因为能在酷暑中感受到阵阵凉风,那真是再舒服不过了。这里诗人借用了《风赋》里楚王在兰台游玩时敞开衣襟迎风的故事。楚王“披襟”之后而赞“快哉此风”,诗人虽然没有直接说,但我们都能感受到他敞开衣襟迎风时的畅快心情。再加上微风吹动水面,掀起绿色波浪的美景,更让人心旷神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的兴致更高了,产生了和文人朋友相聚的雅兴。“以文会友”这个说法出自《论语》,原本意思是希望通过文章交流来增进品德修养,但柳永这里主要是想表达和文人朋友相聚的快乐。于是他们像古人那样,把甜瓜和李子放在水里消暑,开起了夏日宴会。这里又用了曹丕夏天宴会的典故,不过曹丕是在伤感中回忆过去的欢乐,而柳永纯粹是享受当下的快乐。这样把“以文会友”和夏日宴会连在一起,很好地表现了文人雅士的情趣。特别要注意的是,柳永和朋友们不是普通的吃喝玩乐,从“忍轻诺”这三个字就能看出来。在“以文会友”这两句中,三个典故连在一起用,非常自然流畅,就像是一个整体。最后几句“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把欢乐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整首词也在这里结束。“尽成欢乐”这四个字就像画龙点睛,给全词做了最好的总结。诗人一连用了七个典故,每个都用得恰到好处,不仅丰富了词的内容,还让整首词显得格外高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词以写景为主,由景生情,抒发其客中落寞情怀。

不详西北大学中文系教授薛瑞生《柳永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孙应时《武担山》

下一篇:宋·徐照《中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