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阴崖百丈溪":千丈高的背阳山崖下是百丈深的溪流。
# 百丈溪:很深的溪水。苏辙《荆门惠泉》:“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阴崖:阴崖,背阳的山崖。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孤桐枝上凤偏宜":孤独的梧桐枝上,凤凰特别适宜栖息。
# 凤偏宜:凤凰偏爱栖于梧桐树上。《太平御览》卷九一五引《诗疏》:“凤凰一名鸑鷟,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孤桐:特生的梧桐,琴的代称。据《风俗通》,梧桐生于峄山之阳,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为琴,声音极清亮。
"玉音落落虽难合":琴音清越独特虽难与他音相合,
# 落落虽难合:独特,与众不同。《后汉书·耿弇传》:“帝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业,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横理庚庚,琴身的木质呈现横向的纹理。《汉书·文帝纪》:“代王报太后,计犹豫未定,卜之,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服虔注云:“庚庚横貌也”。,玉音:琴音。暗喻徐衡仲品德之高尚。一作“玉香”。
"横理庚庚定自奇":木质横纹理清晰确实奇特。
# 横理庚庚:《汉书·卷四·文帝纪》:“代王报太后,计犹豫未定,卜之,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服虔注云:“庚庚,横貌也。”
"人散后":人们散去之后,
"月明时":月亮明亮之时。
"试弹《幽愤》泪空垂":试着弹奏《幽愤》曲,泪水徒然落下。
# 《幽愤》:《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後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繫狱,辞相證引,遂复收康。康性慎言行,一旦缧绁,乃作《幽愤诗》。”
"不如却付骚人手":不如退还给文人,
# 骚人:诗人墨客。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却付:退还给。
"留和《南风》解愠诗":留着与《南风》解愠诗唱和。
# 留和《南风》解愠诗:《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家语·辨乐解》:“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留和,留待唱和。南风,古代乐曲,相传为虞舜所作。解愠,消解愤怒。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介绍了词中描绘友人所赠之琴的不凡,表达拒绝接受的原因,体现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营造沉郁的氛围,表达壮志未酬与感怀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试弹《幽愤》泪空垂”,巧用嵇康《幽愤诗》的典故,嵇康因遭诬陷而作此诗抒发愤懑。词人借试弹此曲落泪,表达自身壮志难酬的郁结悲愤;“留和《南风》解愠诗”,巧用虞舜《南风解愠诗》的典故,诗中表达消解民愤、富民之意。词人借让琴与该诗唱和,暗指徐衡仲诗风平和,与自身愤懑不同。铺陈:“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以“阴崖”“溪”“孤桐”“凤”等意象,铺陈琴木生长环境的珍稀与适合凤凰栖息的特质,凸显琴的不凡。
3. 分段赏析
上片“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开篇便为友人所赠之琴的桐木溯源:它生长于千丈高崖之下、百丈深溪之旁,这般清幽险绝的环境滋养出的桐木,本就是制琴的绝佳材料。自古便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传说,而这株孤桐偏偏成了凤凰偏爱的栖息之所,足见其材质之出众。两句从生长环境的独特到神话意象的加持,层层铺垫,既凸显了制琴材料的优质,更暗喻了这张琴的珍贵不凡。“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转而描摹琴的特质:琴音清越疏朗,虽不迎合世俗的寻常曲调,却自有高雅超逸之韵;琴身木质的横向纹理清晰规整,望去自有奇致。词人特意点明此处化用黄庭坚诗句,从音质的独特与纹理的精妙两方面着笔,让读者于文字间便能感知这张琴的匠心与精妙。下片“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怅然的画面:当友人散尽,唯有明月高悬之际,词人轻拨琴弦,一曲《幽愤》在夜色中流淌,弹罢不禁泪落潸然。此处化用嵇康作《幽愤诗》的典故,将内心深藏的悲愤与郁结借琴声倾泻而出。一个“空”字,道尽了无人理解的孤独与无奈,也为下文“不受”琴的抉择埋下伏笔。“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结尾道出心意:不如将这张琴归还友人,让它去陪伴那些如舜帝《南风》歌般关怀民生的诗作。相传舜作《南风》歌,寄寓着对百姓疾苦的体察与抚慰。词人言自己难弹此等襟怀,只能弹出个人幽怨,实则委婉流露了被迫退隐后,壮志难酬的苦闷。这既解释了不接受琴的缘由,字里行间更暗含着对友人襟怀的赞誉。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沉郁含蓄,余味悠长,但部分语句如“横理庚庚”,未免过于隐晦,让人难以理解,以至于词人不得不亲自加注说明。这或许可算作辛弃疾词作的一处缺憾,他向来爱化用典故与古语,此处便显露出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