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窗四面开":房间的四面窗户都敞开着,
"风送海云来":清风从海上吹来,带着云朵飘入屋内。
"一阵催花雨":一阵春雨催促着花儿开放,
"数声惊蛰雷":几声春雷宣告着惊蛰节气的到来。
"蜗涎明石凳":蜗牛爬过石凳,留下闪亮的痕迹,
"蚁阵绕山台":蚂蚁排成队列,在山间平台上来回穿梭。
"此际衣偏湿":这时我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
"熏笼著麝煤":熏笼里正燃烧着散发香气的麝香煤块。
宋元间诗人、词人
陈允平(1220?~1295?),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宋末曾任沿海制置司参议,入元后隐居不仕。其诗多写景,诗风典雅精致,也有疏落平易之作。其词属格律派,脱胎于周邦彦,词风清丽芊绵,小令尤为擅长。除和韵之作外,寿词也不少。代表作品有《摸鱼儿·西湖送春》《唐多令·秋暮有感》《登西楼怀汤损之》等。著有诗集《西麓诗稿》,词集《日湖渔唱》《西麓继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描绘了山房的环境。“轩窗四面开”展现了山房的开阔,四面都有窗户,视野宽广。“风送海云来”则描绘了海风送云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开阔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舒适的基调。颔联“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点明了时节。“一阵催花雨”描绘了春雨催促花朵开放的景象,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数声惊蛰雷”则点明了惊蛰时节,雷声阵阵,增添了春天的氛围,使画面更加生动。颈联“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通过对蜗牛和蚂蚁的描写,增添了生活气息。“蜗涎明石凳”描绘了蜗牛的涎液在石凳上留下光亮的痕迹,体现了生活的细节。“蚁阵绕山台”则描绘了蚂蚁排成的队伍围绕着山台,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尾联“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此际衣偏湿”说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衣服被湿了,可能是被春雨打湿。“熏笼著麝煤”则描绘了熏笼里放着麝煤,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上一篇:宋·陈允平《汉宫春·芍药》
下一篇:宋·陈允平《赠东皋恭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