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入林扃":到林中闭门避暑,
"同僧坐竹亭":和僧人同坐竹亭。
"鸟飞晴地影":鸟儿飞过,晴地上留下影子,
"龙挂雨天形":云如龙腾,雨空中显出形态。
"扫叶铺椰簟":扫净落叶铺好椰席,
"临流注石瓶":对着流水注满石瓶。
"更无尘迹到":更没有尘世踪迹到来,
"日落梦初醒":太阳落山,梦刚刚醒。
宋元间诗人、词人
陈允平(1220?~1295?),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宋末曾任沿海制置司参议,入元后隐居不仕。其诗多写景,诗风典雅精致,也有疏落平易之作。其词属格律派,脱胎于周邦彦,词风清丽芊绵,小令尤为擅长。除和韵之作外,寿词也不少。代表作品有《摸鱼儿·西湖送春》《唐多令·秋暮有感》《登西楼怀汤损之》等。著有诗集《西麓诗稿》,词集《日湖渔唱》《西麓继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避暑入林扃,同僧坐竹亭”,以平实语言点明夏日避暑的场景。“入林扃”写出进入林间闭门避世的状态,“同僧坐竹亭”则勾勒出与僧人共处的画面,竹亭的清幽与僧人的闲适相互映衬,奠定了全诗宁静的基调,暗含远离世俗的隐逸意味。颔联“鸟飞晴地影,龙挂雨天形”,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象。晴天里,鸟儿飞过留下轻盈的影子;雨天时,云气如龙腾挂天空。诗人以“鸟飞”“龙挂”的动态,分别对应晴日与雨天的静态背景,动静相衬,既展现了夏日天气的变化,又赋予自然景象生动的画面感,语言简洁却画面鲜明。颈联“扫叶铺椰簟,临流注石瓶”,聚焦于避暑时的具体动作。扫落树叶铺成椰席,到溪边为石瓶注水,这些日常细节充满生活气息。动作的从容舒缓,体现出诗人此时的闲适心境,也让读者感受到山林生活的质朴与自在,进一步强化了远离尘嚣的氛围。尾联“更无尘迹到,日落梦初醒”,收束全诗并深化意境。“无尘迹到”直接点明此地的清幽纯净,与世俗隔绝;“日落梦初醒”则以日落时分仿佛从梦中醒来的感受,将身心的松弛与环境的宁静融为一体,既写出时间的流转,又传递出超然物外的悠然,让全诗的闲适之情余韵悠长。
下一篇:宋·陈允平《赠明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