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南枝、":南枝已报告春天的消息、
"东风试暖":东风试着送来暖意,
"萧萧甚情味":萧萧的风声带着几分特别的情味。
"乱琼雕缀":梅花如乱琼碎玉般雕琢点缀枝头。
"幻姑射精神":幻化出姑射山仙子般的清雅神韵,
"玉蕊佳丽":玉色的花蕊美丽动人。
"寿阳宴罢妆台倚":仿佛寿阳公主宴罢后斜倚妆台。
"眉颦羞鹊喜":眉峰微蹙,羞对喜鹊报喜的喧闹。
"念误却、":想起这芬芳的梅花啊、
"何郎归去":竟耽误了何郎的归期,
"清香空翠被":只留下这清雅的香气,徒然飘散在翠绿的被褥之上。
"溪松径竹素知心":溪边的青松、路上的翠竹向来是梅花的知己,
"青青岁寒友":它们是耐得住严寒的岁寒之友,
"甘同憔悴":甘愿一同经历风霜憔悴。
"渐画角":画角声渐渐响起,
"严城上、":城楼上、
"雁霜惊坠":寒霜降落,惊得大雁纷纷下坠。
"烟江暮、":暮色笼罩烟江、
"佩环未解":梅花如佩戴的玉环般的清香未曾消散,
"愁不到、":忧愁却到不了、
"独醒人梦里":独醒之人的梦里。
"但恨绕、":只可惜它环绕着、
"六桥明月":六桥的明月,
"孤山云畔水":生长在孤山的云边水畔。
宋元间诗人、词人
陈允平(1220?~1295?),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宋末曾任沿海制置司参议,入元后隐居不仕。其诗多写景,诗风典雅精致,也有疏落平易之作。其词属格律派,脱胎于周邦彦,词风清丽芊绵,小令尤为擅长。除和韵之作外,寿词也不少。代表作品有《摸鱼儿·西湖送春》《唐多令·秋暮有感》《登西楼怀汤损之》等。著有诗集《西麓诗稿》,词集《日湖渔唱》《西麓继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南枝初绽、玉蕊清香的梅花景象,描绘了梅花在东风中清雅的姿态与神韵,结合松竹相伴、烟江暮景的画面,营造出孤寂的氛围,表达了对梅花的怜惜以及知音难觅的孤独与怅惘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写梅花初绽,南枝的梅花最先感知东风暖意,寒风中绽放的情态别有韵味。“报南枝”点出梅花早开的特性,“东风试暖”“萧萧”勾勒早春微寒中梅花初放的情境,“甚情味”暗含对梅花的欣赏。“乱琼雕缀。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描摹梅姿,梅花如碎玉雕琢点缀枝头,宛如姑射山仙子般清雅,玉色花蕊美丽动人。“乱琼雕缀”以比喻写梅花洁白,“姑射精神”用典故赞其清雅脱俗,“佳丽”直赞花容,尽显梅花的高洁秀美。“寿阳宴罢妆台倚。眉颦羞鹊喜”化用寿阳公主典故,仿佛公主宴罢倚在妆台,梅花如眉黛轻蹙,羞对喜鹊报喜的喧闹。借典故赋予梅花娇柔情态,“眉颦”暗含淡淡的忧愁,让梅花形象更添灵动。“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转抒感慨,想起何郎(喻爱梅之人)归去后,梅花的清香徒然洒满翠绿的被褥。“误却”“空翠被”写梅花无人欣赏的孤寂,暗抒对知音难觅的怅惘。下片“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写梅的伙伴,溪边青松、路上翠竹向来是梅花的知己,这些耐寒的友人甘愿与梅花一同经历风霜憔悴。以“岁寒友”喻松竹,“甘同憔悴”赞它们与梅相守的情谊,显梅花不孤的品格。“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写环境变化,城楼上画角声渐起,寒霜中大雁受惊坠落。“画角”“雁霜”渲染秋寒萧瑟,与梅花的清寒形成呼应,暗增凄清氛围。“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转写心境,暮色中烟江朦胧,梅花如未卸佩环的仙子,忧愁却扰不到清醒者的梦。“佩环未解”喻梅香萦绕,“愁不到”看似豁达,实则藏愁于梦外。“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收束全诗,只遗憾梅花在六桥明月下、孤山云水间独自环绕。“六桥”“孤山”点出赏梅胜地,“恨”字流露对梅花孤寂处境的怜惜,余味悠长,尽显对梅花的深情与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