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楹槛逼星河":那高大雄伟的清风阁,其柱子和栏杆仿佛直逼星河,
"城上阑干野色多":站在城上的栏杆边眺望,野外的景色纷繁多样。
"天目水分波浩渺":天目山分流出水流,波浪浩瀚浩渺,
"大湖山点石嵯峨":在大的湖泊山川之间,点缀着峭拔高耸的石头。
"罗窗夜气吹银烛":夜晚,阁内罗窗透进的夜气轻轻吹拂着银色的蜡烛,
"翠箔秋声动玉珂":翠绿色的帘箔在秋风中飘动,发出如同玉珂碰撞般的声响。
"我欲乘空呼列子":我想要腾空而起,呼唤列子,
"月明何处起蘋歌":在这明亮的月光下,却不知何处会传来采蘋女那美妙的歌声。
# 蘋:一作苹。
宋元间诗人、词人
陈允平(1220?~1295?),宋末元初诗人、词人。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宋末曾任沿海制置司参议,入元后隐居不仕。其诗多写景,诗风典雅精致,也有疏落平易之作。其词属格律派,脱胎于周邦彦,词风清丽芊绵,小令尤为擅长。除和韵之作外,寿词也不少。代表作品有《摸鱼儿·西湖送春》《唐多令·秋暮有感》《登西楼怀汤损之》等。著有诗集《西麓诗稿》,词集《日湖渔唱》《西麓继周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巍巍楹槛逼星河,城上阑干野色多”,以“巍巍”写出清风阁的雄伟,“逼星河”用夸张手法凸显其高耸,展现出阁的高大形象;“野色多”则体现出视野的开阔,流露出对阁及周边景色的赞叹。颔联“天目水分波浩渺,大湖山点石嵯峨”,描绘了天目水的浩渺和大湖山的嵯峨,展现出山水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自然胜景的赞美。颈联“罗窗夜气吹银烛,翠箔秋声动玉珂”,转入阁内夜景,“夜气”“秋声”营造出清幽的氛围,“吹”“动”两个动词让画面更生动,体现了秋夜的清幽雅致,蕴含着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沉醉。尾联“我欲乘空呼列子,月明何处起蘋歌”,“呼列子”运用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月明何处起蘋歌”则带着对自然野趣的寻觅,流露出悠然怅惘之情,深化了超然之怀的主题。
上一篇:宋·陈允平《赠讷行人》
下一篇:宋·陈允平《过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