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苏泂浏览量:1
shān
rén
zuó
dào
táng
lián
kāi
juān
bèi
shān
liú
yīng
shuǐ
lái
cǎo
zhǎng
liú
kuǎn
huā
cán
quàn
bēi
yān
zǎo
xíng
zuò
zhāi
qīng
méi

译文

山中隐士昨日来到,野生的棠棣花连夜绽放。啼鹃啼叫朝着山后走去,飞来飞去的黄莺在水面上游玩。青草茵茵地长,让我徘徊留步,花儿已残,劝我再酌一杯。从早到晚都在这里,不论行走还是坐下,都摘下青梅,不断地品尝。

逐句剖析

"山人昨日到":山中隐士昨日来到,

"野棠连夜开":野生的棠棣花连夜绽放。

"啼鹃背山去":啼鹃啼叫朝着山后走去,

"流莺度水来":飞来飞去的黄莺在水面上游玩。

# 流莺:指四处飞翔鸣唱的黄莺鸟。

"草长留款步":青草茵茵地长,让我徘徊留步,

"花残劝余杯":花儿已残,劝我再酌一杯。

"于焉早复暮":从早到晚都在这里,

# 于焉:从此;于此。

"行坐摘青梅":不论行走还是坐下,都摘下青梅,不断地品尝。

# 青梅:青色的梅子。,行坐:行走或坐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歌》是南宋苏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在春天里的闲适生活。诗的开篇以“山人昨日到,野棠连夜开”引入,山人的到来似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野海棠连夜开放,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啼鹃背山去,流莺度水来”描绘了杜鹃和黄莺的活动,增添了春天的动态感。“草长留款步,花残劝馀杯”则通过草长花开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愿意停下脚步欣赏,甚至借酒来留住这美好的时光。最后“于焉早复暮,行坐摘青梅”体现了诗人在春天里从早到晚的闲适生活,行走或坐着都在采摘青梅,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惬意。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五言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如野海棠开放、杜鹃和黄莺的活动、草长花开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的生活状态,如停下脚步欣赏美景、借酒留春、采摘青梅等,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2. 分段赏析

“山人昨日到,野棠连夜开。”以山人的到来和野海棠的开放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连夜开”强调了野海棠开放的迅速和突然,仿佛是受到了山人到来的影响,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好的感觉,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啼鹃背山去,流莺度水来。”描绘了杜鹃和黄莺的活动,“啼鹃背山去”写出了杜鹃飞行的方向和状态,“流莺度水来”则表现了黄莺的灵动和活泼。这两句诗通过动态的描写,增添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草长留款步,花残劝余杯。”通过草长花开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留款步”体现了诗人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愿意停下脚步欣赏;“劝余杯”则将花儿残败的景象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在劝人再饮一杯酒,留住这美好的时光,使诗歌更具感染力。“于焉早复暮,行坐摘青梅。”体现了诗人在春天里从早到晚的闲适生活。“早复暮”强调了时间的流逝,而“行坐摘青梅”则表现了诗人在不同状态下都在享受春天的美好,采摘青梅这一行为也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活的惬意。

3. 作品点评

全诗以春日景致为背景,借助描绘自然界的风光与生命的蓬勃生机,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颂扬。诗里的青梅代表着春天的希冀与美好,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时都能摘到青梅,这暗示着春天的丰硕成果与欢快氛围。该诗凭借清新的意象和自然的语言,传递出对春天的憧憬以及对生命的赞美,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平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泂《次韵知县兄秋怀三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泂《足赵丈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