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yǒu
gǎn

朝代:宋作者:苏泂浏览量:1
dēng
yǐng
sān
gēng
chóng
shēng
qiū
jiē
shū
fēng
màn
yōu
yōu
péng
yǒu
xīn
diāo
sàng
shān
jiù
diào
yóu
píng
shēng
kuāng
zhì
lǎo
wèi
néng
xiū

译文

三更时分,灯烛的光影摇曳在夜色中,四壁传来秋虫唧唧的鸣叫,点明秋意。秋雨稀疏,滴落在台阶上发出清响,秋风拂过帷幔,发出飒飒的轻扬之声。朋友最近不幸离世,令人悲戚,忆起往昔曾与他在湖山之间垂钓漫游。我平生怀抱匡扶国家、收复失地的志向,如今虽已衰老,这志向却从未停歇。

逐句剖析

"灯影三更夜":三更时分,灯烛的光影摇曳在夜色中,

"虫声四壁秋":四壁传来秋虫唧唧的鸣叫,点明秋意。

"雨阶疏滴滴":秋雨稀疏,滴落在台阶上发出清响,

"风幔飒悠悠":秋风拂过帷幔,发出飒飒的轻扬之声。

"朋友新凋丧":朋友最近不幸离世,令人悲戚,

"湖山旧钓游":忆起往昔曾与他在湖山之间垂钓漫游。

"平生匡复志":我平生怀抱匡扶国家、收复失地的志向,

"老去未能休":如今虽已衰老,这志向却从未停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夜有感》是宋代诗人苏泂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前半部分描绘三更灯影、四壁虫声、雨阶滴沥、风幔轻扬的秋夜景象;后半部分写朋友新近离世,回忆往昔湖山垂钓游乐之事,感叹自己平生匡复壮志,至老未能停歇。全诗以沉郁的笔调,通过秋夜萧瑟之景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逝去的悲戚、对往昔岁月的感怀以及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中后期,当时诗人已入晚年,正客居临安。苏泂是苏颂的四世孙,曾随祖父在成都为官,拜陆游为师,还与辛弃疾等文人有过交往。诗中“平生匡复志”一句,与南宋士人普遍存在的收复中原的志向相契合,体现出诗人即便到了暮年,依然牵挂国家命运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灯影三更夜,虫声四壁秋。”:以“三更夜”点明时间,“灯影”勾勒室内孤寂轮廓,“四壁秋虫”从听觉切入,以虫声反衬秋夜寂静,奠定全诗萧瑟基调。“秋”字直接点题,将时间与氛围融为一体。颔联“雨阶疏滴滴,风幔飒悠悠。”:从听觉与视觉双重写景:“雨阶疏滴”写秋雨稀疏滴落台阶的清响,“风幔飒悠”状秋风拂动帷幔的轻柔动态。“疏滴滴”与“飒悠悠”叠词连用,强化秋夜的清冷感,景物描写中暗含诗人内心的凄然。颈联“朋友新凋丧,湖山旧钓游。”:由景及情,转入人事感慨。“新凋丧”直言友人离世的悲戚,“旧钓游”追忆往昔与友人于湖山垂钓的乐事,“新”与“旧”形成时空对比,今昔盛衰之感跃然纸上,暗含对岁月无常的怅惘。尾联“平生匡复志,老去未能休。”:直抒胸臆,收束全诗。“匡复志”点明诗人报国理想,“老去未能休”以转折句式,写虽年华老去却壮志未泯,既彰显拳拳爱国之心,又透露出壮志难酬的深沉遗憾,情感沉郁而悲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泂《寒鸦诗》

下一篇:宋·苏泂《乳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