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朝代:宋作者:晁说之浏览量:1
yuè
qiáng
tiān
tóng
fēng
bàn
shàng
xià
tòng
sǎo
chú
cāng
rén
duān
nài
rán
yáo
dàng
huán
chī
ér
dòng
shàng
kǒng
shān
yuè
nìng
xiá
xiǎo
móu
rén
shēng
suǒ
tuō
wēi
zào
huà
rén
yǒu
míng
zhāo
miǎo
jìng
yàn
yàn
kàn
tiān

译文

连绵暴雨持续一月之久,天地被阴云遮蔽如同混沌初开。狂风在深夜骤然肆虐,自上而下仿佛要扫尽世间污浊。老天爷发起威来无法抑制,人类的力量又怎能抗衡这狂风。若非如此,怎会如此反常,它撼动着整个世界的根基。孩童惊恐蜷缩,衣衫单薄难御寒,冻僵无法苏醒。还担心那山岳都会被吹倒,谁还有余力顾及微小生灵。人生寄托于天地之间如此脆弱,但造物主仍留有仁慈余地。待明日风停树梢安宁,我将平静地仰望通达的天道。

逐句剖析

"一雨一月强":连绵暴雨持续一月之久,

"天地同翳如":天地被阴云遮蔽如同混沌初开。

"大风半夜起":狂风在深夜骤然肆虐,

"上下痛扫除":自上而下仿佛要扫尽世间污浊。

"彼苍不自压":老天爷发起威来无法抑制,

# 压:四库本作尘。

"人力端奈渠":人类的力量又怎能抗衡这狂风。

"不然何特异":若非如此,怎会如此反常,

"摇荡此寰区":它撼动着整个世界的根基。

"痴儿怖惧起":孩童惊恐蜷缩,

# 惧:原作拒,据四库本改。

"无衣冻不苏":衣衫单薄难御寒,冻僵无法苏醒。

"尚恐山岳仆":还担心那山岳都会被吹倒,

"宁暇小物谋":谁还有余力顾及微小生灵。

"人生所托微":人生寄托于天地之间如此脆弱,

"造化仁有余":但造物主仍留有仁慈余地。

"明朝木杪静":待明日风停树梢安宁,

"晏晏看天衢":我将平静地仰望通达的天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风》是宋代晁说之的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狂风为切入点,前四句以夸张笔法渲染风雨交加的天地异象,突显自然伟力;中段借寒夜灾民之苦,揭露民生疾苦与社会脆弱性;末四句转向哲思,以“造化仁有余”调和天人矛盾,展现宋代理学“天人合一”观。全诗善用拟人、对比及时空跳跃,语言简劲直白,既延续杜甫现实主义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又融入苏轼式超然物外的哲理升华,是两宋之交士人面对乱世的精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雨一月强,天地同翳如。大风半夜起,上下痛扫除”以“一雨一月强”开篇,通过“强”字强化了暴雨的持续性,“天地同翳如” 描写天地都被雨幕遮得严严实实,眼前一片混沌,给人一种喘不过气的压抑感。“大风半夜起”以“半夜”强化风的突袭性,“痛扫除”则赋予风以暴烈的人格化特征,仿佛天地在经历一场激烈的清洗。此段通过“雨—风”的连贯描写,营造出一种特别动荡不安的氛围,为后文哲思埋下伏笔。“彼苍不自压,人力端奈渠。不然何特异,摇荡此寰区”转入对自然力量的思考。“彼苍不自压”以反问形式揭示天道的不可抗性,而“人力端奈渠”(“渠”代指风)则直言人类在自然伟力前的无力感。后两句“不然何特异”以假设语气强化风的异常性,“摇荡寰区”以夸张笔法表现出了风的破坏力极大。“痴儿怖惧起,无衣冻不苏。尚恐山岳仆,宁暇小物谋”视角从自然转向人间。“痴儿怖惧起”以稚子惊恐之态具象化灾难的恐怖,“无衣冻不苏”直击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语言质朴却极具冲击力。后两句“尚恐山岳仆”以山岳崩塌的夸张想象,对比“小物谋”的无力,形成强烈反差,既暗讽统治者对民生的漠视,亦凸显诗人对乱世中微末生命的悲悯。“人生所托微,造化仁有余。明朝木杪静,晏晏看天衢”笔锋陡转,从悲伤的情绪里悟出了道理。“人生所托微”直言生命的脆弱性,而“造化仁有余”则又说大自然其实也有仁慈的一面,一下子就把前面绝望的感觉冲淡了,体现宋代理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核。尾联“明朝木杪静”描绘了灾难过后,树木梢头恢复平静的画面,“晏晏看天衢”(“晏晏”表安宁,“天衢”喻天道通达)则是说等一切平静下来,人们又能从容地看天空恢复清朗,通过时间变化,把苦难变成了劫后重生的豁达,展现出诗人虽然哀伤但不绝望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晁说之《书事》

下一篇:宋·晁说之《穷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