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yuè
sān
xiàng
gōng
huā
xià
xiǎo
yǐn
·
·
jiǔ
yuè
èr
shí

朝代:宋作者:梅尧臣浏览量:3
xiāng
bāo
xiàng
qīng
chūn
yòu
jiàn
qiū
shēn
kāi
yīng
xiào
cán
néng
yāo
luò
yáng
cái

译文

牡丹如香囊,早已在春日绽放,如今秋深时节竟再度特立盛开。牡丹该笑菊花凋残毫无意趣,可惜难邀洛阳才子共赋新诗。

逐句剖析

"香包已向青春发":牡丹如香囊,早已在春日绽放,

"又见秋深特地开":如今秋深时节竟再度特立盛开。

"应笑菊残无意思":牡丹该笑菊花凋残毫无意趣,

"不能邀赋洛阳才":可惜难邀洛阳才子共赋新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九月二十八日》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属咏物题材。诗中围绕九月二十八日开放的牡丹展开,“香包已向青春发,又见秋深特地开”,写牡丹春日曾绽香,秋日又特意开放,突出其花期独特;“应笑菊残无意思,不能邀赋洛阳才”,运用拟人、对比手法,让牡丹笑菊花残败无趣,还借此暗赞牡丹能引得文人赋诗的魅力,尽显对牡丹的喜爱与推崇。语言质朴自然,以简洁笔墨勾勒牡丹别样风姿,展现出宋诗注重写实、善于状物抒情的特点,传递出诗人在相公花下小饮赏牡丹时的独特兴致与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诗坛重要诗人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称宛陵先生。少时应进士不第。以叔父门荫入仕,历任州县属官。中年后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都官员外郎。梅尧臣在宋代诗坛具有很高的地位,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均有建树,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其与欧阳修并称“欧梅”,又与苏舜钦并称“苏梅”。他的诗歌注重政治内容,致力于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风格力求平淡。亦能文,其散文风格与诗相类。代表作品有《鲁山山行》《故原战》《襄城对雪》等。著有《宛陵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香包已向青春发,又见秋深特地开”,先写牡丹本在春日散发香气绽放,秋日却又“特地”盛开,“特地”二字赋予牡丹主动选择的姿态,突出其花期独特,打破常规时序,也暗含诗人对牡丹这份“特立独行”的惊喜。“应笑菊残无意思,不能邀赋洛阳才”,运用拟人手法,让牡丹“笑”菊花残败无趣,又以菊花无法吸引文人赋诗,衬托牡丹能引得“洛阳才”(指代擅长赋诗的文人)关注的魅力,在对比中尽显对牡丹的喜爱与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任诏《冰井》

下一篇:宋·晏殊《长生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