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
·
dòng
xīn

朝代:宋作者:陈普浏览量:3
jiàn
dào
fēn
míng
liǎo
cháng
bào
zhì
cháng
chí
què
wéi
biāo
zhǔn
biàn
jiān
wēi

译文

对于大道理看得分明透彻,内心毫无疑虑,心境常常平和,不暴躁,意志也始终坚定自持。坚定地以理性和天理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那么无论遭遇变故还是艰难危险,又怎么能够使我改变呢。

逐句剖析

"见道分明了不疑":对于大道理看得分明透彻,内心毫无疑虑,

"气常无暴志常持":心境常常平和,不暴躁,意志也始终坚定自持。

"确乎理气为标准":坚定地以理性和天理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

"变故艰危岂足移":那么无论遭遇变故还是艰难危险,又怎么能够使我改变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孟子不动心》是宋末元初陈普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围绕对“道”的领悟与坚守。内容上,开篇点明诗人对“道”认知清晰、毫无疑虑,进而阐述在此基础上能保持平和心境与坚定意志,最后强调以“理气”为行事标准,不惧变故艰危。写作手法上,语言质朴直白,直陈观点,层层递进,逻辑严谨。该诗最大特点在于鲜明展现儒家对于道德准则和内心信念坚守的理念。作品通过对“道”“理气”等概念的阐述,传达出一种不为外界干扰、坚守内心操守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末元初理学家、文学家

陈普(1244~1315),宋末元初理学家、文学家。字尚德,居石堂山,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福建宁德(今属福建)人。师承韩翼甫,为朱熹三传弟子。入元隐居授徒,屡次被辟为州教授却不赴任,四方从学者数百人,曾受聘于云庄书院,晚居莆中。其诗闲淡疏远,饶有情致。代表作品有《答友人》《秋日即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见道分明了不疑,气常无暴志常持”前两句句表明诗人对“道”有着清晰透彻的认知,没有丝毫疑惑。这里的“道”可理解为道德准则、人生哲理或宇宙规律等。当一个人对“道”有深刻领悟,内心便有了坚实的信念支撑。次句进一步阐述,在这种对“道”明了的基础上,能做到心境平和,不会轻易暴躁发怒,同时长久地秉持坚定的意志。此句从心态和意志两个方面,展现出因明“道”而具备的良好精神状态,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确乎理气为标准,变故艰危岂足移”后两句句强调以“理”和“气”作为行事准则。“理”可指天理、道理,“气”可理解为正气、气节。诗人认为坚守这二者,就能在为人处世上有正确的方向。后句则指出,只要秉持这样的标准,无论遇到变故还是艰难危险,都无法动摇内心。突出了“道”“理”“气”在面对外界困境时,对人起到的强大精神支撑作用,彰显出一种坚守原则、不为外界所扰的高尚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镃《灯花》

下一篇:宋·韩元吉《南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