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éng
táng
chūn
xiǎo
èr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虞似良浏览量:1
tián
chéng
cháng
mǎn
cháng
绿
biàn
nán
zhēn
zhòng
tiān
gōng
fēn
rùn
dào
chāng

译文

田埂上常常蓄满雨水,雨水总是很充沛,溪南一片翠绿,而我这里却独独没有。珍视天公对世间万物都不遗漏,也把余下的恩泽分给了菖蒲。

逐句剖析

"田塍常满雨常余":田埂上常常蓄满雨水,雨水总是很充沛,

"绿遍溪南我独无":溪南一片翠绿,而我这里却独独没有。

"珍重天公不遗物":珍视天公对世间万物都不遗漏,

"也分余润到昌蒲":也把余下的恩泽分给了菖蒲。

# 也分余润到昌蒲:旧注:宋林表民《天台续集别编》卷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横溪堂春晓二首(其二)》是宋代虞似良创作的七言绝句。诗描绘了横溪堂春天的景象,田塍雨水常满,溪南绿意盎然,诗人感慨天公不遗漏任何事物,连菖蒲也能得到滋润。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自然地展现乡村春日生机,表达对乡村景色和自然公平恩赐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田塍常满雨常余”,描绘出田埂上常常蓄满雨水,雨水丰沛的景象。“常满”“常余”强调了雨水的充足,为下文描写田园景色做铺垫。次句“绿遍溪南我独无”,将视角转向溪南,一片翠绿之色映入眼帘,而“我独无”则突出了诗人与周边景物的不同,暗示自己没有像溪南那般被绿色覆盖,有一种淡淡的遗憾之感。第三句“珍重天公不遗物”,笔锋一转,诗人开始表达对天公的感激之情。“珍重”一词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不遗物”则表明天公对世间万物都给予了眷顾,没有遗漏任何东西。末句“也分余润到菖蒲”,具体说明了天公的恩泽,即使是像菖蒲这样看似平凡的植物,也能得到雨水的滋润。“分余润”形象地表现出天公的慷慨,也让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公平与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虞似良《诗一首》

下一篇:宋·虞似良《横溪堂春晓二首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