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晁公溯浏览量:1
zhù
wàng
qíng
kōng
cāng
máng
wàn
zhōng
shù
hūn
hūn
hān
jiāng
wén
zhī
róu
fēng
xíng
shū
yóu
wéi
sān
jīn
nián
sòng
qióng
wén
dào
dōng
tián
gēng
cán
zòu
míng
gōng

译文

我独自伫立,仰望晴朗天空,目光穷尽于苍茫的群山万壑之中。树木的颜色在雨后初晴的雾气中显得昏沉,江面细细的波纹如被柔风编织。身为官吏,仍遵循着异地的习俗,今年打算多次拱手行礼来送穷。听说在东田有帝王亲耕籍田之礼,惭愧自己没有赋文能上奏给大明宫。

逐句剖析

"我立伫立望晴空":我独自伫立,仰望晴朗天空,

"目极苍茫万壑中":目光穷尽于苍茫的群山万壑之中。

"树色昏昏酣霁雾":树木的颜色在雨后初晴的雾气中显得昏沉,

"江纹细细织柔风":江面细细的波纹如被柔风编织。

"一行殊俗犹为吏":身为官吏,仍遵循着异地的习俗,

"三揖今年拟送穷":今年打算多次拱手行礼来送穷。

"闻道东田耕帝藉":听说在东田有帝王亲耕籍田之礼,

"惭无赋奏大明宫":惭愧自己没有赋文能上奏给大明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春》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描写立春时节诗人眺望之景,上半部分描绘了苍茫山峦、树色江纹等景象,营造出静谧氛围;下半部分则融入自身感慨,提及习俗与对农事的听闻,流露仕途相关的复杂心绪。全诗将写景与抒情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节令变换的感触以及内心的情思,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蕴含着细腻的情感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我来伫立望晴空,目极苍茫万壑中”,诗人开篇点明自己立春时伫立凝望晴空,目光所及是苍茫群山沟壑。“伫立”“望”等动作,展现出诗人专注之态,为下文写景与抒情做铺垫。颔联“树色昏昏酣霁雾,江纹细细织柔风”,从视觉出发,“昏昏”“细细”两组叠字,生动细腻地描绘出树木在雨后雾气中朦胧的状态,以及江面上微风拂过形成的细密波纹,营造出静谧柔和的氛围。颈联“一行殊俗犹为吏,三揖今年拟送穷”,由景入情,诗人感慨自己身为官吏,身处异乡,还遵循着特别的习俗,“拟送穷”透露出对自身境遇的复杂情绪,既有无奈又有期望摆脱困境之意。尾联“闻道东田耕帝藉,惭无赋奏大明宫”,听闻东田有帝王亲耕的籍田之礼,诗人自惭没有像他人一样献上赋文呈奏大明宫,委婉表现出对仕途的某种失落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晁公溯《去八月同张文饶考试始遂言集执经问道至今不》

下一篇:宋·晁公溯《寄子兼弟时闻有平都之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