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ú
zhǔ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yáng
zhī
nán
yǒu
niú
zhǔ
fēng
wēi
chuī
wàn
zhōu
huá
róng
mán
shǔ
zhī
bǎi
chuān
wéi
jiāng
shén
suǒ
chán
shān
pán
shuǐ
xiè
dào
nǎi
yǒu
qióng
yuān
zhū
chéng
chē
zuò
guān
cāo
zhì
shēng
shā
fēi
quán
yīn
líng
guài
huǐ
huò
ǒu
rán

译文

历阳的南面有牛渚这个地方,一阵微风就能吹得万艘船只无法前行。华戎、蛮蜀等地的众多河流汇聚成大江,仿佛被神灵所主宰。山势盘旋,水流汹涌,无法宣泄,到这里形成了无尽的深渊。那些身着朱衣、乘坐华车的官员,掌握着生杀大权,但在这里也无能为力。神秘的灵怪不愿轻易露面,毁坏犀牛角而招致灾祸,难道是偶然的吗?

逐句剖析

"历阳之南有牛渚":历阳的南面有牛渚这个地方,

# 历阳:古郡名。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因南有历水而得名。历阳在长江北岸,牛渚在长江南岸,隔江相望。

"一风微吹万舟阻":一阵微风就能吹得万艘船只无法前行。

"华戎蛮蜀支百川":华戎、蛮蜀等地的众多河流汇聚成大江,

# 支百川:形容支流甚多。支:一作“古”。,蛮蜀:南蛮和西蜀。此泛指长江以南和西南地区。,华戎:古指华夏与戎狄。此泛指长江以北和西北地区。

"合为大江神所躔":仿佛被神灵所主宰。

# 躔:兽走过的足迹。亦泛指经行、践历。

"山盘水怒不得泄":山势盘旋,水流汹涌,无法宣泄,

"到此乃有无穷渊":到这里形成了无尽的深渊。

"朱衣乘车作官府":那些身着朱衣、乘坐华车的官员,

# 朱衣:赤衣。《晋书·温峤传》:“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车马,或著赤衣者。夜梦神谓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据此,朱衣乘车均指水怪。

"操制生杀非无权":掌握着生杀大权,但在这里也无能为力。

"阴灵秘怪不欲露":神秘的灵怪不愿轻易露面,

"毁犀得祸岂偶然":毁坏犀牛角而招致灾祸,难道是偶然的吗?

# 岂:张本作却。,毁:焚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牛渚》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两句诗人开篇点明牛渚的位置,并描绘了微风轻吹便能阻挡万舟前行的景象,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第三、四句诗人描绘了华戎蛮蜀的百川汇聚成大江,受到神灵的守护,形成了牛渚的自然景观。第五、六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牛渚的地理特征,山势绵延,水势湍急,形成了难以泄洪的局面,这里有着深不可测的深渊。第七、八句诗人提到朱衣乘车的官员掌握着生杀大权,暗示了人类权力的有限。后两句诗人提到朱衣乘车的官员掌握着生杀大权,暗示了人类权力的有限。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牛渚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还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历阳之南有牛渚,一风微吹万舟阻。”诗人开篇点明牛渚的地理位置,位于历阳(今安徽和县)之南。微风轻拂,却能阻挡万艘船只的通行,突出了牛渚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自然力量的强大。第三、句:“华戎蛮蜀古百川,合为大江神所躔。”此联描绘了牛渚的水系特点。华戎、蛮蜀等地的众多河流汇聚于此,形成了浩瀚的大江,仿佛被神灵所守护。诗人通过“神所躔”暗示了牛渚的神秘与神圣。第五、六句:“山盘水怒不得泄,到此乃有无穷渊。”诗人进一步描写牛渚的自然景观。山势盘旋,水流汹涌,无法宣泄,形成了深不可测的深渊。此联通过“山盘水怒”和“无穷渊”的描写,展现了牛渚的险峻与神秘。第七、八句:“朱衣乘车作官庥,操制生杀非无权。”诗人转向对人类权力的描写。朱衣官员乘车而来,掌握着生杀大权,但面对牛渚的自然力量,人类的权力显得微不足道。后两句:“阴灵秘怪不欲露,毁犀得祸岂偶然。”诗人以传说中的“毁犀得祸”为例,暗示牛渚的神秘力量不容小觑。阴灵秘怪不愿轻易露面,而人类的妄为可能会招致灾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杜安世《端正好》

下一篇:宋·王安石《孟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