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柔蔓绕修墙":青嫩柔软的藤蔓缠绕着高高的围墙,
# 墙:一作篁。古指竹田,也指一片竹林,后才泛指竹子。
"刷翠成花著处芳":仿佛用翠绿颜料涂刷而成的花朵,所到之处都散发着芬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这牵牛花应该是河鼓(牛郎)采摘而来,
"天孙斜插鬓云香":被天孙(织女)斜插在鬓边,让鬓发也染上了香气。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牵牛花青嫩藤蔓缠绕、翠色花朵芬芳的景象,并借助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展开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牵牛花的赞美之情。这是一首写牵牛花题材的七言绝句,借牵牛花生长姿态与神话联想,写出了其美丽与浪漫。
2. 写作手法
拟人:“刷翠成花著处芳”中,“刷”字将牵牛花赋予了人的动作,仿佛它是一个神奇的画家,用翠绿颜料精心绘制出花朵,生动地写出了牵牛花的色泽与生机。
3. 分段赏析
首句“青青柔蔓绕修墙”,诗人用“青青”突出牵牛花藤蔓的鲜嫩色泽,“柔蔓”写出其柔软的形态,“绕修墙”则描绘出藤蔓缠绕在高墙上的姿态,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次句“刷翠成花著处芳”,“刷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牵牛花以人的行为,形象地写出花朵翠绿的色彩如同被精心涂刷而成,“著处芳”则强调其花朵所到之处都散发着芬芳,从视觉和嗅觉角度,细腻地刻画了牵牛花的美丽与芳香。后两句“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诗人展开丰富想象,“应是折从河鼓手”,猜测牵牛花是河鼓(牛郎)采摘而来,为诗歌增添了神秘的神话色彩。“天孙斜插鬓云香”,想象天孙(织女)将采摘来的牵牛花斜插在鬓边,使得鬓发都沾染了香气,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从单纯的咏物上升到浪漫的神话联想,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浪漫情怀,也使牵牛花的形象更加鲜活、富有诗意。
4. 作品点评
全诗在结构上逻辑缜密,前后呼应,铺垫精妙。首句“青青柔蔓绕修筸”,描绘出牵牛花藤蔓奋力向上攀援、向着蓝天展露娇柔之态,正是这种蓬勃生长的姿态,为牛郎于鹊桥上俯身摘花的想象提供了合理前提。次句的“着处芳”,写出牵牛花处处散发芬芳,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续天孙将花斜插鬓边时的“鬓云香”。此外,牵牛花开于秋季,而牛郎织女在初秋七夕相会,时令上的契合,让整首诗的意境自然流畅,毫无生硬拼凑之感。这短短二十八字的绝句,足见诗人构思时的匠心独运与用心之深。
上一篇:宋·杨巽斋《荷花》
下一篇:宋·杨巽斋《万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