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酒沽来满满斟":从驿站买来的酒满满地斟入杯中,
"现成诗句不须寻":现成的诗句不必费心去寻找。
"轻云阁雨风声软":轻薄的云彩停住雨丝,风声轻柔,
"淡霁笼云日影沉":淡淡的晴光笼罩云朵,日影低沉。
"夹路栀花香野水":道路两旁的栀子花让野水都染上香气,
"隔山杜宇响乔林":隔着山的杜鹃在高大的树林里啼叫。
"草庵饭了从容睡":在草庵里吃完饭便从容入睡,
"门外通衢无古今":门外的大路不管是古代还是如今。
1. 分段赏析
首联“驿酒沽来满满斟,现成诗句不须寻”以生活细节破题:诗人携酒入山,斟满即饮,无需苦吟觅句,这种“即兴”的创作状态,既是对传统文人“推敲”诗风的解构,也暗含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诗意本在眼前,何须外求?斟酒的动作与“不须寻”的宣言,共同奠定全诗“随性自在”的基调。颔联“轻云阁雨风声软,淡霁笼云日影沉”转入对自然天气的细腻捕捉。“轻云阁雨”写云层滞雨,一个“阁”字赋予云以人的情态;“风声软”以触觉写听觉,将无形之风化为可感的柔软;“淡霁笼云”则描绘雨后初晴的朦胧,日影在云层中渐沉,时间仿佛被拉长。四组意象既展现山居天气的多变,又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颈联“夹路栀花香野水,隔山杜宇响乔林”,“夹路栀花”以白色小花点缀野径,与“野水”的澄澈形成色彩对比;“隔山杜宇”的啼鸣穿透林雾,其声哀婉却因“隔山”而减弱,反添一份悠远。此处“栀花”与“杜宇”的搭配颇具深意:前者象征纯洁高雅,后者暗含羁旅愁思,但诗人仅以客观描写呈现,不作情感评判,体现道家“齐物”观的超脱。尾联“草庵饭了从容睡,门外通衢无古今”是全诗的升华。草庵饭饱后的酣眠,将前六句的景与事全部收束于“睡”这一终极状态;而“门外通衢无古今”则以哲学命题作结,通衢(大道)本象征世俗的喧嚣与时间的流动,但诗人却以“无古今”消解其意。
下一篇:宋·白玉蟾《再会薛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