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送我东南道":七月时,你们在东南的道路上送我前行,
"八月送我西南道":八月时,又在西南的道路上相送。
"西南江沙黄茫茫":西南的江边沙滩一片茫茫黄色,
"东南海水白浩浩":东南的海水则是浩浩荡荡一片白色。
"海水飞作潮头来":海水涌起化作潮头奔腾而来,
"潮头卷取潮舌回":潮头又卷着潮水退回。
"江沙一望渺千里":眺望江边沙滩,茫茫一片,延伸至千里之外,
"千里亦此一江水":这千里之地也都是这同一江的水。
"水外青山山外云":江水之外是青山,青山之外是云朵,
"云边苍树树边村":云朵旁边有苍郁的树木,树木边有村庄。
"村有酒酤酤不得":村里有酒可买,却因某些原因买不到,
"小船寂寞愁黄昏":小船孤寂地停泊着,在黄昏中满是愁绪。
"大丈夫":大丈夫,
"不拘此":不应被这些事情拘束。
"无酒便如何":没有酒又能怎样呢,
"有酒亦乐只":有酒时固然也能享受快乐。
"为问东南海水西南江":不禁想问,东南的海水和西南的江水,
"如何滔浮独未降":为何总是滔滔不绝,不曾平息呢。
"岂不亦笑老先生":岂不是要笑话我这老先生,
"有如此水亦迷邦":面对如此滔滔江水,也会迷失方向。
"君但归":你只管回去吧,
"归去好":回去是好的,
"人生有情为情恼":人生因为有情而被情所困扰。
"明朝轻舟当径度":明天你就可以乘着轻舟直接前行,
"不须回首端州路":不必再回头眷恋端州的道路。
1. 分段赏析
“七月送我东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西南江沙黄茫茫,东南海水白浩浩”,开篇四句,以时间为脉络,快速勾勒送别行程。“七月”“八月”两个时间节点,简洁呈现送别活动随行程推进的时序流转,将人事与行旅自然融合。“东南道”“西南道”点明方向,让送别轨迹清晰可感。紧接着,笔锋转向自然之景,“西南江沙黄茫茫,东南海水白浩浩”,以“黄茫茫”描写江沙,“白浩浩”表明海水,渲染出天地的广袤辽远。江水、海水一黄一白,一浊一清,形成鲜明视觉冲击,把送别场景置于宏大而苍茫的背景中,使离愁别绪在这天地间,有了更深远的依托,也暗含着人生行途如江海般难测、别情如天地般浩渺的意味。“海水飞作潮头来,潮头卷取潮舌回。江沙一望渺千里,千里亦此一江水”,这四句承接上文江海之景,聚焦潮水动态与江沙辽远。“海水飞作潮头来,潮头卷取潮舌回”,“飞”字赋予海水磅礴气势,生动展现潮水奔涌之态;“卷取潮舌回”,将潮水涨落化为“潮舌”伸缩,让潮水的动态画面鲜活起来,如在眼前。后两句“江沙一望渺千里,千里亦此一江水”,由潮景转至江沙,“一望渺千里”极言江沙辽阔,视野无尽延展;“千里亦此一江水”又将视线拉回江水,江沙因江水而显辽阔,江水因江沙而见悠长,二者相互映衬,暗合别情的绵长无尽,恰似这江水、江沙,望不尽、理还乱,把离愁别绪融入自然景观的描摹中。“水外青山山外云,云边苍树树边村。村有酒酤酤不得,小船寂寞愁黄昏”,此段从江海延伸至山水村落,构建层次丰富的画面。“水外青山山外云,云边苍树树边村”,以“水外”启笔,由近及远,“青山”“云”“苍树”“村”层层嵌套,勾勒出一幅层次分明、富有空间感的山水村居图,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卷轴。“村有酒酤酤不得”,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入人事,因无法买酒,增添无奈之感;“小船寂寞愁黄昏”,以“小船”与“黄昏”收束,将孤寂、离愁具象化。黄昏本就易惹人愁思,小船静静停泊,似满载着不舍与怅惘,让别情在暮色中愈发浓郁,把送别之人的心境,细腻地融入这黄昏小景。“大丈夫,不拘此。无酒便如何,有酒亦乐只。为问东南海水西南江,如何滔滔独未降。岂不亦笑老先生,有如此水亦迷邦”,此段跳出前文写景,直抒胸臆。“大丈夫,不拘此”,以豪迈话语展现洒脱气度,打破送别营造的沉郁氛围,传递出不必为离别过度萦怀的豁达。“无酒便如何,有酒亦乐只”,就饮酒一事,强化随性态度,有无酒皆能安之若素,尽显旷达。“为问东南海水西南江,如何滔滔独未降”,借江水海水滔滔不息之象,隐喻人生境遇起伏难平,将对世事无常、人生行途的思索,融入对自然之景的追问,以景衬理。“岂不亦笑老先生,有如此水亦迷邦”,把个人心绪与对“迷邦”境遇的洞察相糅,情与理交织,于自嘲中藏着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君但归,归去好,人生有情为情恼。明朝轻舟当径度,不须回首端州路”,这部分延续劝勉口吻。“君但归,归去好”,语言浅白却满含真情,直接劝友人归去。“人生有情为情恼”,点出人生因情而烦扰的常态,为劝归添了层理性开解。“明朝轻舟当径度,不须回首端州路”,设想明日友人乘轻舟径直归去,“不须回首”既寄望友人前路顺遂、莫念过往,又藏着送别者的牵挂,让复杂心绪在豁达劝勉中收束,使送别之情自然流露,尽显深挚情谊与超脱襟怀。
上一篇:宋·白玉蟾《月夕书事》
下一篇:宋·白玉蟾《櫂歌九章寄彭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