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ú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yǒu
zhái
cháng
shòu
tián
bǎi
néng
gēng
jiān
yín
zhuàn
fāng
yóu
shī
湿
zǎo
rán
mèng
liǎng
yíng

译文

蜗牛有一所长长的房子,总是自己背着,虽有百亩“田地”,却没办法去耕种。它在墙壁间爬行留下的银色痕迹还湿漉漉的,可转眼间,仿佛已在两楹之间做着枯败的梦。

逐句剖析

"有宅一区长自负":蜗牛有一所长长的房子,总是自己背着,

"受田百亩不能耕":虽有百亩“田地”,却没办法去耕种。

"壁间银篆方犹湿":它在墙壁间爬行留下的银色痕迹还湿漉漉的,

"早已枯然梦两楹":可转眼间,仿佛已在两楹之间做着枯败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蜗牛》是宋代白玉蟾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不同视角描绘蜗牛,蕴含深刻意趣。诗中首句写蜗牛自带“宅一区”,形象展现其壳如居所,通过蜗牛虽有栖身之所却无法耕种田地的矛盾,暗喻自身或一类人虽有条件却难以施展作为的无奈处境。“壁间银篆方犹湿,早已枯然梦两楹”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虚幻、无常之感,深化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前两句侧重于描述蜗牛外在生存状态,后两句深入挖掘其背后的隐喻内涵。此诗以新奇的立意与精巧的构思,展现出对生命状态、人生境遇的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有宅一区长自负,受田百亩不能耕”,“有宅一区长自负”生动描绘出蜗牛背着自己的壳,如同拥有一所永远背负着的房子,“自负”赋予蜗牛一种自主背负居所的拟人化行为,形象鲜活。“受田百亩不能耕”则是一种巧妙的想象与对比,蜗牛虽看似有广阔的“田地”(可想象为其活动空间),但实际上却无法像农夫耕种田地一样去利用,暗示着一种空有条件却无法施展作为的无奈。这两句通过对蜗牛生存状态的描写,以物喻人,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自身或某些人处境的感慨,即虽有一定资源或条件,却难以实现理想、有所作为。“壁间银篆方犹湿,早已枯然梦两楹”,“壁间银篆方犹湿”中,“银篆”可能是指蜗牛爬行留下的银色痕迹,好似篆文,“方犹湿”强调痕迹新鲜,表明蜗牛刚刚爬过。然而紧接着“早已枯然梦两楹”,“枯然”营造出一种衰败、荒芜的氛围,“梦两楹”典出孔子梦坐两楹之间而叹将死,这里暗示着无论蜗牛之前如何活动,最终都难以摆脱如同面临死亡般的无奈与虚无,就像人生无论有过怎样的经历,最终可能都逃不过命运的无常。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从对蜗牛生存状态的表面描写深入到对人生虚幻、无常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落寞与对人生境遇的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山月轩》

下一篇:宋·白玉蟾《怀仙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