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1
dōng
fēng
chuī
liǔ
shāo
xuě
wǎn
huí
tiān
xià
chūn
cóng
yáng
chūn
yīng
yǒu
jiǎo
bǎi
huā
guì
cǎo
jīng
shén

译文

东风吹拂,将柳梢上的积雪轻轻吹落,仅仅一夜之间,便将春天带回了人间。从此以后,温暖的春天仿佛有了脚步,所到之处,百花盛开,尽显富贵之态,连小草也充满蓬勃的生机。

逐句剖析

"东风吹鼓柳梢雪":东风吹拂,将柳梢上的积雪轻轻吹落,

# 柳梢:梅树梢头。柳:一作梅。

"一夜挽回天下春":仅仅一夜之间,便将春天带回了人间。

"从此阳春应有脚":从此以后,温暖的春天仿佛有了脚步,

"百花富贵草精神":所到之处,百花盛开,尽显富贵之态,连小草也充满蓬勃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春》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主题围绕立春时节,展现春天的到来与生机。前两句描绘东风吹散雪,春天一夜降临的景象;后两句进一步想象春天如人般有脚,所到之处百花富贵、小草焕发生机,“从此阳春应有脚”运用了拟人等手法,赋予春天“脚”这一人的特征,生动形象。全诗语言清新明快,生动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美好画面,充满对春天的赞美与喜悦之情,在描写立春的诗词中具有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描写节令的写景诗。它描绘了东风吹散柳(或梅)梢积雪,春天一夜之间降临,随后春天如同有脚般,所到之处百花绽放、小草焕发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生机与活力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拟人:“东风吹散柳梢雪”中,“吹散”一词将东风人格化。东风本是自然风力,“吹散”赋予其主动的行为,仿佛东风像人一样,有意去吹动柳梢的积雪,让东风具有了人的动作与意志,生动展现东风的灵动与力量,使画面活泼起来,体现新春到来时,自然力量的活泼与生机。化用:“从此阳春应有脚”化用了“阳春有脚”的典故。此典出自《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原指春秋时贤相宋璟,他施行善政,所到之处如阳春煦物,后以“阳春有脚”称誉贤明的官员。这里诗人化用,将“阳春”拟作有脚的存在,说春天自此有了“脚”,能主动行遍天下,把春天人格化且赋予其典故内涵,既增添诗意的文化底蕴,又形象表达春天到来、普惠万物的意趣,让新春的生机与美好,借典故传递出更丰富的情感与文化韵味。对比:诗中虽无明显直观的对比句式,但存在隐含对比逻辑:前两句“东风吹鼓柳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有冬雪与春回的对比—柳梢残雪象征冬日余韵,“天下春”代表新春生机,一夜之间,冬去春来,通过自然景象的转变,暗含新旧交替、寒冬与暖春的对比,突出新春到来的迅捷与生机的蓬勃;后两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百花“富贵”与草“精神”也可视为一种同类对比,展现春天到来后,不同植物各展生机的热闹,从侧面衬出春回大地的蓬勃气象,让新春的生机通过不同植物的状态,全方位展现。

3. 分段赏析

“东风吹散柳梢雪”,点明了春天的使者—东风,它轻柔地吹走了柳梢或梅梢上残留的积雪,暗示冬天的离去。“一夜挽回天下春”,一个“挽回”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表现出春天仿佛在一夜之间迅速回归,给大地带来生机,强调了春天到来的迅速与突然,让人感受到春回大地的惊喜。“从此阳春应有脚”,诗人运用拟人手法,想象春天如同有脚一般,能够走到各处。这种想象新奇而富有情趣,拓展了诗歌的意境。“百花富贵草精神”,描绘出春天所到之处,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尽显富贵之态,小草也充满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4. 作品点评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及其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充满激赏与喜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白玉蟾《华阳吟三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白玉蟾《听琴(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