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望帝京":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遥望帝京,
# 帝京:指都城长安。一作京亭。,高楼:一作江亭。,独:独自。
"鸟飞犹是半年程":这是鸟儿也要飞上半年的路程。
# 程:里程,路程。,犹:副词。提出更甚的事作衬托。尚且。
"青山似欲留人住":连绵的青山似乎非要把我留住,
# 青山似欲留人住:一作也恐人归去。似欲:好像想。住:止住,停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百转千回层层围住这崖州郡城。
# 郡城:指崖州治所。,百匝千遭:形容山峦重叠绵密。匝:环绕一周叫一匝。遭:四周。
唐代大臣
李德裕(787~850),唐代大臣。字文饶,初名缄,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早年以门荫入仕,主张大臣应用公卿子弟。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加官至太尉,封卫国公。在牛李党争中,是李党的领袖。李德裕少好学,反对浮华风尚,不过分追求华丽的文风。他的作品不事雕琢藻饰,注重内容,真挚感人。著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氏旧闻》《文武两朝献替记》《会昌伐叛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贬谪怀乡诗。诗中,作者将自己被贬谪后的艰难处境细细勾勒,字里行间满溢着难以回归故土的深沉忧伤,整首诗情调悲怆而沉郁,读来令人动容。
2. 写作手法
夸张:“鸟飞犹是半年程”,以飞鸟的极限飞行时间(半年)夸张地理距离之遥,暗示政治失意的绝望感。用典:“独上高楼望帝京”,暗合屈原《哀郢》“哀故都之日远”的望阙情结,将李德裕的流放之苦与屈原的故国之思并置。通过历史共鸣,深化“忠君爱国”的悲剧性,超越个人际遇,指向士大夫群体的精神困境。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独上高楼望帝京”,诗人那份复杂心境已展露无遗。由此可知,全诗所抒发的情感,与柳诗中“望故乡”所表达的单纯思乡之情存在明显差异。“鸟飞犹是半年程”,此句以极度夸张之笔触,极言距离京城之遥远。身为关乎国家安危的重臣元老,李德裕即便身处炎海之畔、天涯穷边,对故国的眷恋之情依旧坚定不移、锲而不舍。他登高北望,其核心目的并非对乡土的单纯怀念,而是源于对政治理想的执着向往以及仕途坎坷的深沉感伤。这种艺术手法上的夸张运用,实则蕴含着极为浓厚的抒情意味。透过诗句,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君国的依恋之情,这与屈原在《哀郢》中所言“哀故都之日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后两句“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那重重叠叠、环绕郡城的群山,在诗中成为了四面环伺、重重包围的敌对势力的象征。当人处于极端艰难、危险之境地,所有希望都已破灭之时,对于可能降临的任何不幸,内心往往已做好充分准备,情绪反而会趋于平静。诗人并未诅咒这令人厌恶的穷山僻岭,也未直言人被山峦阻隔,而是巧妙地说“山欲留人”,这正是“事到艰难意转平”这一特殊心理状态的生动反映。
4. 作品点评
诗中仅提及“望帝京”,点明这“望帝京”的“高楼”矗立于群山环绕的天涯尽头。全诗自始至终,未着一字抒写政治上的愤懑不平,亦无迁谪之苦的哀怨愁肠,其语气从容闲适、舒缓平和,仿佛一幅宁静悠远的画卷。然而,恰恰是在这看似优游不迫、舒缓宁静的笔触之下,却蕴藏着无尽的忧郁与深沉的感伤,整首诗的情调悲凉而凝重,令人回味悠长。
# 李卫公在珠崖郡,北亭谓之望阙亭。公每登临,未尝不北睇悲哽。题诗云: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宋王谠《唐语林》卷七
# 柳子厚诗:“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或谓子厚南迁,不得为无罪,盖虽未死而身已上刀山矣。此语虽过,然造作险浑,读之令人惨然不乐。朱若李文饶云:“独上高楼望帝京……”虽怨而不迫,且有恋阙之意。
元末明初瞿佑《归田诗话》
# 周珽曰:恋阙虽殷,而对景聊能自慰。逐臣渊然丹悃,何如帷灯匣剑?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无可奈何,却不切崖州。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上一篇:唐·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下一篇:唐·白居易《答客问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