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透松边屋两间":寒冷透进了松树旁边的两间房屋,
"孤床盘礴数更阑":独自躺在床上,伸开两腿坐着,计算着夜里的更次直到天快亮。
"无情风雪偏欺老":无情的狂风大雪偏偏欺负我这年老之人,
"经乱衣裘不御寒":经历了战乱,身上的衣服和皮袍都不能抵御寒冷。
"春意一炉红榾柮":屋内有一炉燃烧着的红榾柮,带来了春天的暖意,
"故人两坐绿蒲团":老朋友两人坐在绿色的蒲团上。
"敲冰自换甆瓶水":敲碎冰块,自己换来瓷瓶里的水,
"浸取梅花仔细看":取来梅花浸泡在水中,仔细地观赏。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描绘冬日生活的诗。描绘了深冬的寒冷环境,如房屋冻透、风雪无情等,以及诗人和故人在屋内围炉而坐的温馨画面,营造出既寒冷又温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历经战乱后的困苦感慨,与故人相聚的喜悦,以及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诗人在艰难生活中依然保持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敲冰自换甆瓶水,浸取梅花仔细看”,通过“敲冰”“换瓶水”“仔细看”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细致品味,体现出诗人在艰难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强了画面感。对比:“春意一炉红榾柮,故人两坐绿蒲团”与前文寒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屋内炉火带来的春意和与故人同坐的温馨,衬托出外面环境的寒冷,同时突出了与故人相聚的温暖和美好,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3. 分段赏析
首联:“冻透松边屋两间,孤床盘礴数更阑”,诗人开篇描绘深冬时节,位于松边的两间房屋被寒冷彻底冻透,自己独自在孤床上辗转反侧,数着更声直到夜深。“冻透”一词直接点明寒冷的程度,“孤床”突出诗人的孤独,“数更阑”则体现出诗人因寒冷难以入眠,从而引发对生活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寒冷、孤寂的基调。颔联:“无情风雪偏欺老,经乱衣裘不御寒”,此联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感慨。无情的风雪似乎故意欺负老人,而经历战乱后的衣裘已经破旧得无法抵御寒冷。诗人将风雪拟人化,说其“无情”“偏欺老”,更增添了一种无奈和凄凉之感,同时“经乱”一词点明了生活困苦的背景,使读者更能体会诗人在深冬的艰难处境。颈联:“春意一炉红榾柮,故人两坐绿蒲团”,画面一转,屋内一炉燃烧的红榾柮带来了如春天般的暖意,诗人与故人同坐在绿色的蒲团上。这两句与前文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温馨、祥和的氛围,展现出与故人相聚的喜悦,让读者感受到在寒冷深冬中的一丝温暖,情感也从之前的困苦无奈转为温馨愉悦。尾联:“敲冰自换甆瓶水,浸取梅花仔细看”,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展现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在寒冷的冬天,诗人敲开冰面,换来甆瓶中的水,将梅花浸在瓶中仔细观赏。这一行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生活困苦,依然能从梅花中找到乐趣,升华了诗歌的主题,展现出诗人高雅的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上一篇:宋·严仁《鹧鸪天·别意》
下一篇:宋·徐集孙《石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