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liǔ

朝代:唐作者:韩偓浏览量:2
niǎo
tuō
fēng
chí
quán
shēn
xiàng
rén
chuí
xiān
zhé
yáo
xiāng
zèng
biàn
便
guān
yīn
shǒu
shí

译文

系着雨拖着风的柳树难以保持自己的形态,全身无力,向人倾垂。把这纤细如玉的柳枝折下赠给在远方的人,它就像观音手里玉净瓶中的柳枝一样珍贵。

逐句剖析

"袅雨拖风不自持":系着雨拖着风的柳树难以保持自己的形态,

# 袅雨拖风:描状柳枝被风雨吹袭时摇动披拂貌。袅:一作褭。褭:系着。有用丝带系马的意思。

"全身无力向人垂":全身无力,向人倾垂。

# 全:一作遍。

"玉纤折得遥相赠":把这纤细如玉的柳枝折下赠给在远方的人,

# 遥:远方。,玉纤:女子纤细嫩白的手指。此处代指美丽的女子。

"便似观音手里时":它就像观音手里玉净瓶中的柳枝一样珍贵。

# 观音:即观世音。,便似:便好像。似:一作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柳》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咏物诗。诗的开篇两句,勾勒出柳树于风雨里的柔弱模样,被风雨肆意拖拽,全然无力自主,只能无奈垂落。随后两句笔锋突变,画面转而温馨且神圣。那在风雨中低垂的柳枝,仿若可被折下遥赠他人。此诗极为生动地刻画了柳枝的柔弱姿态与特征,又将其视为赠别之礼,甚至比作观音大士手中之物,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风雨中柳树摇曳柔弱的姿态,后借想象女子折柳遥赠,赋予柳枝神圣美好寓意,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向往。

2. 写作手法

比喻:“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柳枝比作“玉纤”,并使其与观音手中玉珠遥相呼应,在虚实相生的意象交织中,将柳树那清丽婉约的美丽、柔若无骨的韵致展现得楚楚动人。

3. 分段赏析

“袅雨拖风不自持”“袅”字赋予柳枝在雨中轻柔飘拂、灵动摇曳之态,仿佛被细雨轻吻、被微风牵引。“拖风”着重强调风对柳枝的拉扯力量,“不自持”则精准刻画出柳枝在风雨的强大冲击下,丧失了自身的稳固与掌控,只能任由风雨肆意摆弄。此句从宏观视角勾勒出柳树在风雨交加中的柔弱无助之景。“全身无力向人垂”此句承接上句,进一步聚焦于柳树整体的姿态。“全身无力”强调柳树在风雨的持续侵袭下,已耗尽所有气力,毫无生机与活力。“向人垂”则赋予柳树一种动态的、带有情感倾向的姿态,它无力地朝着人的方向垂落,仿佛在向人倾诉着风雨中的苦难,引发读者的共鸣。“玉纤折得遥相赠”“玉纤”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纤细柔美的手指,此处诗人将柳枝比作“玉纤”,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手法,生动地展现出柳枝的纤细、柔美。“折得遥相赠”则赋予了柳枝一种情感的寄托,仿佛诗人折下这如玉纤般的柳枝,要送给远方的友人,传达出一种深情厚谊。“便似观音手里时”诗人将折下的柳枝比作观音手里的柳枝。观音手中的柳枝具有神圣的寓意,象征着慈悲与吉祥。诗人将赠人的柳枝与观音手里的柳枝相类比,赋予了这根柳枝特殊的意义,暗示着这一赠柳之举承载着美好的祝福和祈愿,使整首诗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从单纯的对柳树的描写,转变为对人情美好的赞美。

4. 作品点评

此诗情感澄澈如泉,意境清朗似风,字里行间流淌着令人心神安宁的悠然韵致,将唐代诗人韩偓笔触的柔美与感知的纤敏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朝得柄,何难泽被苍生,今则低首向人而已。

清震钧《香奁集发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志和《渔父》

下一篇:唐·贾岛《积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