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未三眠":柳树还没到三眠的时节,
"风才一信":春风才吹送第一声讯息。
"催人步屟吹笙径":这风催促着人穿上木屐,走上曾吹笙奏乐的小径。
"可曾中酒似当时":可曾像当年那样喝得半醉,
"如今却是看花病":如今却都是因赏花而惹起的愁绪。
"老愿春迟":年纪大了,总希望春天来得慢些,
"愁嫌昼静":满心愁绪,又嫌白日太过寂静。
"秋千院落寒犹剩":秋千所在的庭院里,残余的寒意还未散尽。
"卷帘休问海棠开":卷起帘子时,不必问海棠开了没有,
"相传燕子归来近":相传燕子归来的日子已经很近了。
宋元间词人、词论家
张炎(1248~1314?),宋末元初词人、词论家。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张炎精通音律,擅长审音拈韵,以词擅名,属婉约一派。早年多写优游生活,宋亡后多追怀往昔、抒写哀怨,尤长于咏物词。所作《南浦·春水》《解连环·孤雁》盛行一时,世称张春水、张孤雁。其深婉雅净、清丽舒朗的风格和琢字炼句、归于醇雅的语言,于唐宋诸家后独占一体。张炎又曾从事词学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皆有论述。著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论词专著《词源》。
1. 分段赏析
上阕“柳未三眠,风才一信”,以初春景物起笔,细腻捕捉时节特征。“三眠”指柳树新芽初绽、枝条轻垂如眠的姿态,此时柳色未浓,尚在初萌阶段;“一信”即第一番花信风,点明春意初至,风里带着料峭的暖意。这样的时节,却“催人步屧吹笙径”,似有莫名的力量牵引着脚步,踏上曾闻笙声的小径,暗合着对往昔的追忆。“可曾中酒似当时,如今都是看花病”,则将今昔对比,昔日或许是饮酒微醺的沉醉,而今面对春花,却只剩满心的怅惘与牵念,所谓“看花病”,实则是触景生情的愁绪,将春日里的感伤悄然托出。下阕转向心绪的深描,“老愿春迟,愁嫌昼静”,道尽岁月与心境的关联:人渐老去,反倒希望春天来得慢些,怕时光流逝太快;满心愁绪时,又嫌白日太过寂静,静得让人无处安放思绪。“秋千院落寒犹剩”,以具体景象衬情,庭院里的秋千静静伫立,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消散,更添几分清寂。末句“捲帘休问海棠开,相传燕子归来近”,将情感藏于含蓄的叮嘱中,不愿卷帘探问海棠是否绽放,或许是怕见花盛开更添愁绪,转而寄望于“燕子归来近”的传说,以燕子报春的意象,在落寞中藏着一丝对生机的期盼,让春日的感伤里,又透出几分微妙的暖意。全词以景托情,将初春的细腻感触与复杂心绪交织,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张炎《摸鱼儿·别处梅》
下一篇:宋·张炎《声声慢·寄叶书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