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饮水曲肱眠":我用一瓢甘泉之水,曲臂为枕而眠。
"此乐不知年":这般快乐让人忘却了时间流逝。
"今朝忽上龙峰顶":今日偶然登上龙峰顶,
"却原来、":竟发现,
"有此甘泉":此处有如此清甜的泉水。
"洗却平生尘土":它洗净我一生沾染的尘埃,
"慵游万里山川":让我连远游万水千山的兴致都淡了。
"照人如鉴止如渊":泉水如明镜般映照人影,静默似深渊。
"古窦暗涓涓":古老的石穴中,暗流涓涓不息。
"当时桑苎今何在":当年种桑植苎的人如今去了哪里,
"想松风、":想来只有松风、
"吹断茶烟":吹散了煮茶的青烟。
"著我白云堆里":让我置身这白云缭绕之处,
"安知不是神仙":谁说不是神仙般的体验呢。
宋元间词人、词论家
张炎(1248~1314?),宋末元初词人、词论家。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张炎精通音律,擅长审音拈韵,以词擅名,属婉约一派。早年多写优游生活,宋亡后多追怀往昔、抒写哀怨,尤长于咏物词。所作《南浦·春水》《解连环·孤雁》盛行一时,世称张春水、张孤雁。其深婉雅净、清丽舒朗的风格和琢字炼句、归于醇雅的语言,于唐宋诸家后独占一体。张炎又曾从事词学研究,对词的音律、技巧、风格,皆有论述。著有词集《山中白云》及论词专著《词源》。
1. 分段赏析
上阕:“一瓢饮水曲肱眠。此乐不知年”以《论语》典故开篇,奠定隐逸基调。“曲肱眠”的简朴姿态与“不知年”的忘机心境,构成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今朝忽上龙峰顶,却原来、有此甘泉”笔锋转折,“忽”字带出意外之喜,甘泉的发现既是实景描写,又暗喻精神归宿的顿悟。“洗却平生尘土,慵游万里山川”以泉水涤尘为喻,“洗”字具象化展现超脱过程,“慵游”二字则生动传递放下执念后的松弛状态。下阕:“照人如鉴止如渊。古窦暗涓涓”转入静观,双关笔法既写泉水明澈如镜、静深似渊的物态,又暗含《庄子》“止水”的哲学意象。“暗涓涓”三字以听觉补足视觉,营造幽邃意境。“当时桑苧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借陆羽(桑苧翁)典故发问,茶烟被松风吹散的画面,既实写烹茶场景的消散,又隐喻文化传承的飘零。“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以反诘作结,“白云堆”的具象化描写消解仙凡界限,在平淡语中完成从尘世到超然的升华,体现宋末遗民词特有的旷达。
下一篇:宋·张炎《西江月·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