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ú
huā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luàn
fán
chí
fēng
huáng
dié
yàn
cēn
liú
huā
zuì
hèn
lái
shí
wǎn
chóu
chàng
chūn
hòu

译文

柳絮纷乱,丝线繁多,难以控制,蜜蜂和蝴蝶色彩斑斓,燕子也参差不齐地飞舞。石榴花最遗憾的是它来得太晚,错过了春天的繁花期,只能在春末独自惆怅。

逐句剖析

"絮乱丝繁不自持":柳絮纷乱,丝线繁多,难以控制,

"蜂黄蝶紫燕参差":蜜蜂和蝴蝶色彩斑斓,燕子也参差不齐地飞舞。

"榴花最恨来时晚":石榴花最遗憾的是它来得太晚,

"惆怅春期独后期":错过了春天的繁花期,只能在春末独自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榴花》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诗人通过榴花的绚烂与春天即将结束的对比,突出了榴花“迟到”的遗憾。诗中“榴花最恨来时晚”一句,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榴花的惋惜。诗人用“絮乱丝繁”“蜂黄蝶紫”等色彩丰富的词汇,描绘出榴花盛开时的绚丽多彩。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榴花的美丽与悲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榴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诗中“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将榴花因错过早春而感到的“惆怅”和“恨”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比:诗的前两句“絮乱丝繁不自持,蜂黄蝶紫燕参差”描绘了春日里繁花似锦、蜂蝶飞舞的热闹景象,与后两句榴花的“来时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榴花的孤独与遗憾。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榴花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错过时机的惋惜之情。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絮乱丝繁不自持,蜂黄蝶紫燕参差。”诗人以“絮乱丝繁”描绘出春天柳絮纷飞、丝线般的花瓣繁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繁杂而生动的画面。同时,“蜂黄蝶紫燕参差”则通过蜜蜂、蝴蝶和燕子的色彩与姿态,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后两句:“榴花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诗人将情感融入榴花的描写中,赋予榴花以人的情感。榴花因开放较晚而“最恨来时晚”,“惆怅春期独后期”则表现出榴花错过早春的遗憾。这一联通过拟人手法,将榴花的美丽与遗憾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对美好事物错过时机的惋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馈岁 / 别岁 / 守岁》

下一篇:宋·佚名《祝英台近·惜多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