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朝代:唐作者:辛弘智浏览量:2
jūn
wéi
biān
cǎo
féng
chūn
xīn
shèng
shēng
qiè
tái
shàng
jìng
zhào
shǐ
fēn
míng

译文

你是河边的草,遇到春天内心更加旺盛地生长。我像台上的镜子,得到映照才能变得清晰明亮。

逐句剖析

"君为河边草":你是河边的草,

"逢春心剩生":遇到春天内心更加旺盛地生长。

"妾如台上镜":我像台上的镜子,

"得照始分明":得到映照才能变得清晰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赋诗》是唐代辛弘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据《谈宾录》记载,此诗创作于辛弘智在国子监期间。诗中以“河边草”“台上镜”为喻,将“君”比作逢春繁茂的草,妾比作需映照才显分明的镜,借自然意象与日常物品表达情感,语言质朴却含深意,展现出细腻的情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君为河边草,”以直白的比喻起笔,将“君”比作生长在河边的草。草是常见的自然之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下文“逢春心剩生”做铺垫,既显得朴实自然,又暗示了“君”在爱情中的生命力与普遍性,让读者能快速理解这种情感的基底。第二句:“逢春心剩生。”承接上句的比喻,写河边的草到了春天,内心(指代生长的意愿)更加旺盛地生长。“逢春”点出季节,“心剩生”则强化了生长的力度与情感的热烈,将草木的自然生长与爱情中的情感萌动相联系,含蓄地表达出“君”在爱情中的主动与热烈。第三句:“妾如台上镜,”转换角度,将“妾”比作放在台上的镜子。镜子的特性是需要映照才能显现物象,这里用镜子作喻,与上句的“河边草”形成对应,一草一镜,一刚一柔,为下文表达“妾”在爱情中的状态做铺垫,体现出情感表达的细腻与对称。第四句:“得照始分明。”紧承上句,写镜子只有得到映照才能清晰明亮。这里的“照”可理解为对方的关注与爱意,“始分明”则写出“妾”在得到这份关注后,才能如镜子般焕发光彩、明确心意,将女性在爱情中对回应的渴望表达得含蓄而真切,“君”的热烈形成呼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下一篇:唐·孙昌胤《清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