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ā
fàn
·
·
xiè
huáng
ān
chú
méi
zhī

朝代:宋作者:吴文英浏览量:3
jiǎn
héng
zhī
qīng
fēn
yǐng
xiāo
rán
jìng
kōng
xiǎo
xiǎo
chuāng
chūn
dào
lián
lěng
shuāng
é
xiāng
bàn
zhào
tái
lèi
suǒ
shuāng
qiān
diǎn
cāng
huá
rén
gòng
lǎo
liào
qiǎn
xuě
huáng
hūn
驿
fēi
xiāng
lěng
cǎo
xíng
yún
mèng
zhōng
rèn
qióng
niáng
bīng
shòu
yǎo
tiǎo
fēng
qián
xiān
gǎo
cán
zuì
xǐng
píng
shān
wài
cuì
qín
shēng
xiǎo
hán
quán
zhù
gàn
jiàn
nuǎn
nián
shì
duì
qīng
dēng
jīng
huàn
liǎo
dàn
kǒng
lián
dié
lóng
chuī
yòu
yǎo

译文

将梅花从树上剪下来后,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将梅花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怜惜寒夜中孤独的嫦娥,只有清冷的月光与她相互作伴。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料想那薄薄的积雪、覆盖在黄昏时分的驿道上。将梅花的清香一路散发在浅雪中的冻草上。好像在梦中见到梅神,冰肌玉骨,身披素缟在风中翩翩起舞。醉梦醒后,仍在幻觉中,屏风外、传来翠鸟轻微的鸣叫声。时间已过很久、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岁月匆匆相对、青灯下惊觉岁月已换。只怕看见那一帘蝴蝶般的花瓣纷飞,而悠扬的笛声(玉龙指笛)吹奏后,又悄然消散在远方。

逐句剖析

"剪横枝":将梅花从树上剪下来后,

# 剪:一作“翦”。

"清溪分影":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

"翛然镜空晓":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

# 翛然: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小窗春到":将梅花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

"怜夜冷霜娥":怜惜寒夜中孤独的嫦娥,

# 霜娥:即嫦娥。因她弃夫后羿奔月,故称之孀娥。霜,一本作“孀”。

"相伴孤照":只有清冷的月光与她相互作伴。

"古苔泪锁霜千点":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

# 千点:一本作“痕饱”。,古苔:有苔藓寄生在梅树根枝之上,称苔梅。古传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之苔梅,苔厚花极香;绍兴之苔梅,其苔如绿丝,长尺余。

"苍华人共老":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

# 苍华:花白。

"料浅雪、黄昏驿路":料想那薄薄的积雪、覆盖在黄昏时分的驿道上。

# 驿路:有驿站的大道。

"飞香遗冷草":将梅花的清香一路散发在浅雪中的冻草上。

# 冷:一本作“冻”,一本作“暗”。

"行云梦中认琼娘":好像在梦中见到梅神,

# 琼娘:许飞琼,传说中的仙女。《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

"冰肌瘦":冰肌玉骨,

"窈窕风前纤缟":身披素缟在风中翩翩起舞。

# 纤缟:白色的衣裙。缟,白色。

"残醉醒":醉梦醒后,仍在幻觉中,

"屏山外、翠禽声小":屏风外、传来翠鸟轻微的鸣叫声。

"寒泉贮、绀壶渐暖":时间已过很久、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

# 绀壶: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绀:深青带红的颜色。

"年事对、青灯惊换了":岁月匆匆相对、青灯下惊觉岁月已换。

"但恐舞、一帘蝴蝶":只怕看见那一帘蝴蝶般的花瓣纷飞,

# 蝴蝶:一作“胡蝶”。

"玉龙吹又杳":而悠扬的笛声(玉龙指笛)吹奏后,又悄然消散在远方。

# 杳:悠远。,玉龙:笛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此词以古梅为核心意象,通过叙述友人冒雪寄梅、除夕共同赏梅的雅事,表达晚年漂泊的孤独心境。上片按时间顺序铺叙:寒梅凝香、驿使传递、素笺题诗,既体现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词人作为幕僚的身份特征。下片转向内心独白,以梅自喻:鬓发斑白难以抵御岁末严寒,唯借梅之精神共度寒夜。结尾“明朝雪洗,看枝头点点,酸泪凝冰”将梅拟人化,将个人飘零之叹与家国动荡之忧融于冰梅意象。全词围绕梅展开,既展现寒冬植物的坚韧特质,又暗含对时局动荡的隐忧,在咏物中融入深沉的人生感慨,是南宋咏物词中时空交叠、物我交融的代表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可考。在吴文英的词集《梦窗词》中,另有《月中行·和黄复庵》《倒犯·赠黄复庵》等多首作品提及黄复庵,足见二人交谊之笃。此作当为词人除夕暮色中收到友人馈赠的古梅枝后,为酬答心意而创作的谢赠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中的长调咏物词,也是一首节令赠答词。作品以“花犯”词牌为载体,通过咏叹友人黄复庵除夕寄赠的古梅枝,营造出孤高绝俗的意境。全词以梅喻人,既描绘了古梅苍劲虬曲的形态(“冰骨清寒瘦一枝”),又通过“寿阳妆罢”等典故,暗示梅花与文人雅士的精神共鸣。在除夜这一特殊时空节点,词人将梅之幽香与除夕的岁暮氛围交织,既表达对友人高洁情谊的珍重(“谢”字的感恩之意),又暗含对生命孤傲品格的自许。全篇以物观心,借梅枝的时空穿越(“前度刘郎”的用典)与香雪意象的叠加,构建出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吴文英词作“空际转身”的独特笔法,在咏物中完成对友情、人格与生命哲思的三重抒写。

2. 写作手法

化用:“剪横枝”三句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以古梅依水而生、枝影纵横的意象,暗含清幽高洁的意境。“翠禽”句化用《龙城录》赵师雄遇梅神典故,将梅枝幻化为梦中仙姝,构建人梅交融的幻境。引用:关于“孀娥”,这里引神话传说,意谓嫦娥独守广寒宫凄凉孤苦,因而与同是孤苦一人独伴梅枝冷清清地过着除夜的词人同病相怜,所以洒照月光来陪词人共度除夜。拟人:梅枝被赋予“冰肌窈窕”的仙姿,嫦娥“洒照月光”陪伴梅枝,将自然之物人格化,寄托词人孤高情怀。象征:白梅象征词人高洁品格与遗世独立之志,兼喻南宋末年衰亡之象。梅枝“古苔斑驳”与“苍华白发”互映,象征岁月流逝与人生迟暮,暗含生不逢时的悲凉。比喻:“但恐舞”两句,述惜梅之心。“玉龙”,本喻下雪,这里却是将蝴蝶与白雪的飞舞都用以比喻梅花的凋落。

3. 分段赏析

上片:“剪横枝”三句以空间转换勾勒寄梅场景。词人化用林逋咏梅名句,摹写古梅临溪而生的清逸之姿:虬枝横斜映水,复庵剪枝时惊破溪中疏影,却使倒影更显空灵。此间既有对林逋诗境的致敬,又暗含对梅枝风骨的礼赞。“小窗”三句转写除夜收梅之趣,古梅栖于窗台,暗香浮动似引动月宫嫦娥。词人巧借“广寒孤影”典故,将梅枝与月魄共构清冷意境,既赞梅之孤高,又暗含己身守岁之寂。“古苔”二句聚焦梅枝沧桑,斑驳苔痕如岁月泪痕,与词人苍华白发形成镜像对照。此处“苍华”双关,既状苔色苍苍,亦显发丝如雪,物我相怜中渗透着对生命迟暮的感怀。“料浅雪”两句补叙送梅过程,想象友人踏雪驰驿的细节:寒夜浅雪映梅香,蹄声伴月送春来。时空交叠的笔法,既显寄情之殷,又暗藏“暗香引路”的诗意想象。下片:“行云”三句转入梦境,以宋玉《高唐赋》的巫山神女为引,摹写梅魂幻化:素衣仙子踏月舞雪,冰肌映雪恰似梅魂凝霜。词人以“琼娘”代指白梅,既取其皎洁之态,又暗合许飞琼的仙姿逸韵。“残醉醒”两句写梦觉恍惚,翠禽啼破迷离,呼应《龙城录》赵师雄罗浮梦梅典故。现实与幻境交织间,梅影已化作知音,陪侍词人守岁达旦。“寒泉贮”两句写漏夜守梅,壶中泉水渐暖暗喻长夜将尽,青灯转暗昭示曙色欲来。时空流转中,词人独对梅枝送旧迎新,物候变迁与心绪起伏浑然相融。“但恐舞”末两句转写惜梅情结,以“玉龙鳞甲”喻雪落梅英,又以蝶翅纷飞状落梅之姿。看似写梅雪共舞的绝美,实则暗藏对芳华易逝的焦虑,将咏物升华为生命意识的观照。

4. 作品点评

此词并非单纯客观描摹,而是通过人格化艺术处理寄托深意。词人将白梅幻化为琼娘(许飞琼)这一仙界意象,借冰清玉洁的仙姝形象,既赞颂其超然物外的品格,又暗含对理想人格的追慕。在冰肌玉骨的咏叹中,既流淌着生不逢时的孤寂感怀,更渗透着对时代命运的深切观照——这种个体生命与家国兴衰的双重悲鸣,既折射出南宋季世文人精神困境,亦暗合着末世王朝风雨飘摇的历史轨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起处从黄复庵剪梅说起。“古苔”二句,一面写梅,一面即结合人。“料浅雪”二句正写寄梅枝,暗用陆凯寄梅枝与范哗事。换头三句从得见梅枝,加以渲染。“琼娘”、“冰肌”、“纤编”,皆形容梅花之词,而以从“行云梦中”认识,何等空灵。“残醉”二字切除夜,又暗用赵师雄在罗浮山梦见编衣女郎,醒后见梅枝上翠鸟事,以足承成上“梦中认琼娘之意”。

近代刘永济《微睇室说词》

# “苍华”及“青灯”句当除夕咏梅,雅切而有情致。“冻草”句兼及送梅。通首丽而有则,是其长处。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希路《次萧冰崖梅花韵》

下一篇:宋·陈与义《夏至日与太学同舍会葆真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