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横枝":将梅花从树上剪下来后,
# 剪:一作“翦”。
"清溪分影":倒映溪中的梅枝影也即分成两截,
"翛然镜空晓":但映在平静似镜的溪水中的梅影却显得更加空疏、自在。
# 翛然: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小窗春到":将梅花放置在窗台上,梅花的清香给居所带来了春的气息。
"怜夜冷霜娥":怜惜寒夜中孤独的嫦娥,
# 霜娥:即嫦娥。因她弃夫后羿奔月,故称之孀娥。霜,一本作“孀”。
"相伴孤照":只有清冷的月光与她相互作伴。
"古苔泪锁霜千点":眼前的梅枝已有多年,枝上长着泪痕似的斑斑白霜般的苔藓,
# 千点:一本作“痕饱”。,古苔:有苔藓寄生在梅树根枝之上,称苔梅。古传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之苔梅,苔厚花极香;绍兴之苔梅,其苔如绿丝,长尺余。
"苍华人共老":它与我头上的苍苍白发互相映衬。
# 苍华:花白。
"料浅雪、黄昏驿路":料想那薄薄的积雪、覆盖在黄昏时分的驿道上。
# 驿路:有驿站的大道。
"飞香遗冷草":将梅花的清香一路散发在浅雪中的冻草上。
# 冷:一本作“冻”,一本作“暗”。
"行云梦中认琼娘":好像在梦中见到梅神,
# 琼娘:许飞琼,传说中的仙女。《汉武帝内传》:王母“命侍女许飞琼鼓震灵之簧。”
"冰肌瘦":冰肌玉骨,
"窈窕风前纤缟":身披素缟在风中翩翩起舞。
# 纤缟:白色的衣裙。缟,白色。
"残醉醒":醉梦醒后,仍在幻觉中,
"屏山外、翠禽声小":屏风外、传来翠鸟轻微的鸣叫声。
"寒泉贮、绀壶渐暖":时间已过很久、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
# 绀壶:连插着梅枝的壶中泉水也渐渐由冷变暖。绀:深青带红的颜色。
"年事对、青灯惊换了":岁月匆匆相对、青灯下惊觉岁月已换。
"但恐舞、一帘蝴蝶":只怕看见那一帘蝴蝶般的花瓣纷飞,
# 蝴蝶:一作“胡蝶”。
"玉龙吹又杳":而悠扬的笛声(玉龙指笛)吹奏后,又悄然消散在远方。
# 杳:悠远。,玉龙:笛子。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中的长调咏物词,也是一首节令赠答词。作品以“花犯”词牌为载体,通过咏叹友人黄复庵除夕寄赠的古梅枝,营造出孤高绝俗的意境。全词以梅喻人,既描绘了古梅苍劲虬曲的形态(“冰骨清寒瘦一枝”),又通过“寿阳妆罢”等典故,暗示梅花与文人雅士的精神共鸣。在除夜这一特殊时空节点,词人将梅之幽香与除夕的岁暮氛围交织,既表达对友人高洁情谊的珍重(“谢”字的感恩之意),又暗含对生命孤傲品格的自许。全篇以物观心,借梅枝的时空穿越(“前度刘郎”的用典)与香雪意象的叠加,构建出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吴文英词作“空际转身”的独特笔法,在咏物中完成对友情、人格与生命哲思的三重抒写。
2. 写作手法
化用:“剪横枝”三句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以古梅依水而生、枝影纵横的意象,暗含清幽高洁的意境。“翠禽”句化用《龙城录》赵师雄遇梅神典故,将梅枝幻化为梦中仙姝,构建人梅交融的幻境。引用:关于“孀娥”,这里引神话传说,意谓嫦娥独守广寒宫凄凉孤苦,因而与同是孤苦一人独伴梅枝冷清清地过着除夜的词人同病相怜,所以洒照月光来陪词人共度除夜。拟人:梅枝被赋予“冰肌窈窕”的仙姿,嫦娥“洒照月光”陪伴梅枝,将自然之物人格化,寄托词人孤高情怀。象征:白梅象征词人高洁品格与遗世独立之志,兼喻南宋末年衰亡之象。梅枝“古苔斑驳”与“苍华白发”互映,象征岁月流逝与人生迟暮,暗含生不逢时的悲凉。比喻:“但恐舞”两句,述惜梅之心。“玉龙”,本喻下雪,这里却是将蝴蝶与白雪的飞舞都用以比喻梅花的凋落。
3. 分段赏析
上片:“剪横枝”三句以空间转换勾勒寄梅场景。词人化用林逋咏梅名句,摹写古梅临溪而生的清逸之姿:虬枝横斜映水,复庵剪枝时惊破溪中疏影,却使倒影更显空灵。此间既有对林逋诗境的致敬,又暗含对梅枝风骨的礼赞。“小窗”三句转写除夜收梅之趣,古梅栖于窗台,暗香浮动似引动月宫嫦娥。词人巧借“广寒孤影”典故,将梅枝与月魄共构清冷意境,既赞梅之孤高,又暗含己身守岁之寂。“古苔”二句聚焦梅枝沧桑,斑驳苔痕如岁月泪痕,与词人苍华白发形成镜像对照。此处“苍华”双关,既状苔色苍苍,亦显发丝如雪,物我相怜中渗透着对生命迟暮的感怀。“料浅雪”两句补叙送梅过程,想象友人踏雪驰驿的细节:寒夜浅雪映梅香,蹄声伴月送春来。时空交叠的笔法,既显寄情之殷,又暗藏“暗香引路”的诗意想象。下片:“行云”三句转入梦境,以宋玉《高唐赋》的巫山神女为引,摹写梅魂幻化:素衣仙子踏月舞雪,冰肌映雪恰似梅魂凝霜。词人以“琼娘”代指白梅,既取其皎洁之态,又暗合许飞琼的仙姿逸韵。“残醉醒”两句写梦觉恍惚,翠禽啼破迷离,呼应《龙城录》赵师雄罗浮梦梅典故。现实与幻境交织间,梅影已化作知音,陪侍词人守岁达旦。“寒泉贮”两句写漏夜守梅,壶中泉水渐暖暗喻长夜将尽,青灯转暗昭示曙色欲来。时空流转中,词人独对梅枝送旧迎新,物候变迁与心绪起伏浑然相融。“但恐舞”末两句转写惜梅情结,以“玉龙鳞甲”喻雪落梅英,又以蝶翅纷飞状落梅之姿。看似写梅雪共舞的绝美,实则暗藏对芳华易逝的焦虑,将咏物升华为生命意识的观照。
4. 作品点评
此词并非单纯客观描摹,而是通过人格化艺术处理寄托深意。词人将白梅幻化为琼娘(许飞琼)这一仙界意象,借冰清玉洁的仙姝形象,既赞颂其超然物外的品格,又暗含对理想人格的追慕。在冰肌玉骨的咏叹中,既流淌着生不逢时的孤寂感怀,更渗透着对时代命运的深切观照——这种个体生命与家国兴衰的双重悲鸣,既折射出南宋季世文人精神困境,亦暗合着末世王朝风雨飘摇的历史轨迹。
# 起处从黄复庵剪梅说起。“古苔”二句,一面写梅,一面即结合人。“料浅雪”二句正写寄梅枝,暗用陆凯寄梅枝与范哗事。换头三句从得见梅枝,加以渲染。“琼娘”、“冰肌”、“纤编”,皆形容梅花之词,而以从“行云梦中”认识,何等空灵。“残醉”二字切除夜,又暗用赵师雄在罗浮山梦见编衣女郎,醒后见梅枝上翠鸟事,以足承成上“梦中认琼娘之意”。
近代刘永济《微睇室说词》
# “苍华”及“青灯”句当除夕咏梅,雅切而有情致。“冻草”句兼及送梅。通首丽而有则,是其长处。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